□本报记者 杨长喜
近日,信阳市农科院的专家和种粮大户一起,对罗山县潘新镇的再生稻头季进行现场测产。大家选取了两个典型田块的机口稻进行实割实测,经测量,两块田地的产量分别为1874斤/亩和1630斤/亩,以含水量40%计,折合实产(含水量14%)后,产量分别达到1386.7斤/亩和1206.2斤/亩,再生稻的头季大获成功。
“第一季亩产跟正常杂交水稻差不多,再加上第二季,不仅能大幅提高产量,更有助于打造优质大米品牌,增加收益。种再生稻,划算!”现场测产后,种粮大户丁名贵忍不住赞叹。
丁名贵是潘新镇有名的种田大户。近年来,在与市农科院专家和同行的交流中,他深刻体会到了种植再生稻的好处。2022年以来,市、县先后出台了支持发展再生稻生产的政策和方案,更加坚定了丁名贵发展再生稻生产的决心和信心。他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当地再生稻发展迅速,每到插秧季节,再生稻秧苗十分紧缺,育出来的秧苗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订购一空,市场空间巨大。今年年初,他投资建设了一座育秧工厂,专门用来培育再生稻秧苗,并在品种选择、浸种、营养土选择、撒土、播种、肥水管理等环节请专家亲自把关指导。今年3月中下旬开始,一批批再生稻秧苗顺利出厂,由于整齐度高、质量好,2000多亩的秧苗很快就销售一空,育秧工厂的投资也收回了一大部分。
为了回报乡亲对自己开办育秧工厂的支持,丁名贵又邀请市农科院的专家为乡亲开展再生稻生产的技术服务,在再生稻机插移栽、分蘖期田间管理、抽穗扬花期病虫害防治等各个关键时期巡回开展技术指导,全过程跟踪监测再生稻生长,确保了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人落实到田。
在罗山县宝城街道新强家庭农场,负责人吴国强通过种植再生稻,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邻种植上千亩。今年,再生稻头季亩产约650公斤,再生季预计平均亩产200公斤,两季总产每亩约850公斤,有效增加了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
近年来,罗山县通过政策、人才支持,再生稻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据了解,罗山县水稻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其中,再生稻种植面积一直呈稳定增长态势,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在8万亩左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