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洪晓燕 肖鸿景)高高的穹顶、宽阔的过道、有序的摊位……每日清晨,菜市内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这几年菜市变得整洁干净多了,给人的感受比以前好多了。”近日,商城县河凤桥乡赶集买菜的市民王女士说道。
王女士家住附近集镇老街,在她的记忆里,和丰街菜市属于“骑路逢集”。“从栖凤路与和丰街的交叉口,有不少摊贩在路两侧经营,一到夏天气味就变得刺鼻。”王女士回忆道。
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创建更高水准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创建为牵引,以提升为主线,持续深入推进集镇街市整治,结合实际,将镇区划分为9个网格,实行“路长+网格长”管理模式,党政班子成员担任“路长”,部门负责人任“网格长”,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成立15人的保洁队伍,做到“一日一清扫、全天候保洁”,形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通过落实门前“五包”“小手拉大手”等,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激发集镇管理新动能。
对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菜市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配套停车场面积约2000平方米,目前共有100多个摊位。经街道整治后,过去无序的状态变得井井有条。
为促进诚信经营,该乡市场监管所、综合执法大队会不定期抽查经营情况,并为诚信经营的商户发放“文明诚信商户”牌照。
该乡还开辟了时令蔬菜自产自销区,为本地农户提供销售的摊点,整个菜市新带动150余人就业。
如今,和丰街菜市能够满足周边2公里老百姓的买菜需求。整治后的市场公平交易、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周边车辆停放有序。
“我们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行动,继续加大对集镇街市的管理,创造群众放心安心舒心的市场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河凤桥乡主要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