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治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绘就基层治理的“平安底色”


——访罗山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超

□本报记者 韩蕾

“今年以来,罗山县公安局把社区警务工作置于基础性、支撑性、先导性位置来抓,做实‘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点面结合’三篇文章,致力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持续绘就基层治理的‘平安底色’。”昨日,谈及基层治理工作,罗山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超对记者说。

“对上,我们充分调动党政资源,推动‘双争’活动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对下,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双争’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李超表示,罗山县公安局坚持上下联动齐发力,建立工作机制,画出“路线图”,排出“工期表”,确保“双争”活动落地开花、生根结果。

罗山县公安局坚持内外协同融资源,对内,充实社区警务骨干力量。从局机关选调13名优秀党员民警下沉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对外,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警务。组建了89个以社区民警为核心,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物业、快递员、保安等社会力量组成的社区警务团队。“目前,全局共有社区民警89人,社区辅警262人,专职从事社区警务工作,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警力全覆盖’。”李超说,“此外,我们还建立起‘民警包片、辅警包村、网格员包点’的三级管理模式,将社区警务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群众的家门口。”

问及如何将基层治理工作做细做实时,李超介绍,罗山县公安局坚持点面结合提质效。在点上,鼓励基层探索符合辖区实际的社区警务新路径。比如,宝城派出所社区民警总结出来“四步四心”工作法;竹竿派出所邀请在职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打造“法律顾问进家门”工作法。在面上,做实社区“小警务”,促进辖区“大平安”,社区民辅警通过走访摸排、巡逻防范、宣传引导、预警劝阻等方式,深入开展群访群治、联防联治,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持续降低。

“抓基层、打基础,既是社区民警的主责主业,更是公安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固本之举。”说起接下来的工作打算,李超表示,下一步,罗山县公安局将不断优化社区警务工作经验,扎实推进“主防式”派出所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