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浅谈苏信合作的人文历史渊源(上)


编者按: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苏州、信阳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苏州、信阳虽分居江南和豫南,却早已有着久远的交往历史。作者按照历史时间脉络梳理,从六个时期,就苏州和信阳的人文交流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挖掘和思考,文章考据详实,视角独特,条分缕析,内容丰富。此文苏州社会科学院以《专家观点》进行了刊发,现将全文分期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孔辉

苏信之约千年定,共书未来看今朝。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苏州、信阳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苏州、信阳虽分居江南和豫南,却有着久远的交往历史。下面,按照历史时间脉络来梳理,本人从六个时期,就苏州和信阳的人文交流的历史渊源谈一些粗浅思考。

苏州与信阳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人口流动活跃,在历史上有相关史料明确记载的苏信人口互迁共有三次:第一次起始于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裔春申君黄歇治理苏州;第二次是明朝洪武年间,苏州人口对古信阳(含古光州)的迁移;第三次是清末太平天国战后至民国初期,信阳地区百姓“一担箩筐下江南”,到苏州开垦。此外,还有自西晋以来几次衣冠南渡过程中豫南人民往南迁移,再到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与江南新四军交融策应,革命火种辉映鄂豫皖苏浙。以及改革开放后,信阳对苏州的劳务输出、苏州人民在信产业投资等等。可以说,两地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互融、渊源已久,交流融合的历史跨越千年。

一、春申求封江东地,豫南先民来吴越

信阳是“黄”姓发源地,潢川县古称黄国。根据宋朝邓世明《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记载“楚灭黄,其族仕楚,春申君黄歇即其后”。春申君作为黄国贵族后裔,是战国末年楚国的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他历经两朝,在楚顷襄王时任左徒,楚考烈王时任令尹(相当于宰相),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数十年,当时包括黄国故地在内的淮北十二县均为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潢川县古称光州、浮光、定城、弋阳、义阳、黄国等,水路便利,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因潢河得名潢川。潢川自古被誉为“河洛重镇,吴楚上游”,小潢河从县城中间穿过,将县城一分为南城和北城。旧时以来,北城是工商业区,是潢川人工作和商贸活动的地方;南城是住宅区和古迹区,这里的房子鳞次栉比,古色古香,被称为弋阳古镇。南城至今仍保留“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和遗迹,被人称作“豫南小苏州”,随处可见以“春申”“黄国”命名的街路、商铺,与苏州有很多相似之处,也都源于春申君的治水功业。

根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意思就是,公元前247年,黄歇对楚王进言说,淮北地区靠近齐国,那里情势紧急,请把这个地区划为郡治理更为方便,同时献出淮河以北12个县,请求移封到江东去,楚考烈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携带家眷及淮北十二县原封地的部分百姓,根据史料记载约3万人移封江东吴地,区域涵盖现在环太湖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及沪浙一带,并在古吴国的故都(今苏州古城区)上修建都城。这批人也可以说是战国时期从豫南区域到吴越大地的一次规模最大的人员迁徙,这批人在春申君带领下,与勤劳勇敢善良的江南人民一道,成为姑苏城重建、修河造田的参与者、开拓者。

当时苏州一带河道泥沙淤积,河床过高,雨季来临时,河水就泛滥成灾,当地百姓饱受其苦。年逾花甲的春申君带领族人到达苏州后,一方面重建都城,一方面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疏通河道、筑坝建堰、改造粮田,初步完善了苏州的基础设施,使昔日的蛮荒之地面貌大变,造福了当地百姓,深受后人景仰。

关于春申君对苏州的治理,在汉代的《越绝书》以及苏州各个时期的地方志中有很多记载,可以看出春申君把江东看作是自己最后的根据地,在治理上很是用心用情,总的来说,主要为苏州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即重建吴城和兴修水利。

(一)重建吴城

苏州古城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别名有姑苏、吴都、吴中等,是伍子胥根据吴王的命令所建造的。由于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带兵围攻吴国,并于公元前473年灭吴,吴都(阖闾城)被破坏;公元前306年,经过楚国灭越战争,吴都再次被毁,在春申君携族人移封时,已是残败不堪。于是,春申君便带领族人开始了重建吴城的行动。

据相关记载,当时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恢复阖闾大城的原有规划。在原伍子胥建城的地基上建造了城墙,在旧城门处重设了城门,恢复了伍子胥建城时开辟的阊门、胥门、巫(“平”)门、齐门、娄门、匠(“相”)门、盘门、蛇门,每座门由成对的水门和陆门组成,统称水陆八门。二是调整城防体系。据史料记载,伍子胥建城时建造的八座水陆城门,并没有葑门,有史学家认为,葑门即为春申君重建吴城时新辟的。建造葑门,设置一处城防支点,有效加强了这一地段的城防力量。

(二)兴修水利

整治古城水系,保留了胥门陆门,堵塞了胥门水门,避免太湖来水经胥江直冲胥门水门,倒灌进苏州城。在城内开凿了“四纵五横”河道,形成排水网络,苏州水城的格局和水网由此而奠定。春申君治水,不仅是治理吴都都城内的水系,还对吴地进行了全流域水系治理。他先后带领百姓整治苏州水系的泄洪通道,治理无锡地区的芙蓉湖、开辟龙尾陵道,开凿申港和黄田港,疏浚黄歇浦(今黄浦江),将太湖、淀山湖与长江出海口连通,卓有成效地开启了吴地通江达海的水上航运文明。

春申君治理江东吴地十余年,既有效防止了水患,又为当时相对落后的吴越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冶铁技术和纺织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为这里日后成为江南鱼米之乡、丝绸纺织盛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唐代以后,苏州人民把春申君看作护佑一方百姓安康的神,尊为城隍,并建有城隍庙进行供奉。同时,还有不少地方以春申君的名字命名,如现在相城区黄镇曾名春申埭,当年筑堤围堰的遗迹春申湖,地方志中常常出现的“春申乡”、无锡惠泉山的春申涧,以及上海的黄浦江、春申江、黄申路、春申村等等。这些与春申君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充分体现了江浙人民对春申君的纪念和爱戴,也印证了春申君对江东一带做出的突出贡献。这是苏州和信阳相互联结的第一根纽带。

二、三次南渡别故土,北雁南飞离中原

追溯中国的移民历史,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中原人口南迁的事件。第一次是西晋永嘉之乱。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向中原迁徙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君主制政权,史称“五胡乱华”,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让西晋朝廷深受其害。在晋建武年间,晋元帝司马睿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迁往长江中下游,渡江南下,于公元317年春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此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向南转移,大量人口纷纷举族南迁,渡河南下超过百万人,这是中原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史称永嘉南渡。第二次是唐代安史之乱(755年—763年)后,中原的士族和百姓为躲避战乱向南迁徙,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公元937年,李昪定都江宁(南京),建立南唐。政治中心由北方开始向南方转移,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南方地区与北方中原的差距开始缩小,有学者甚至认为,南北人口当时已接近均衡,这次衣冠南渡,江南的人口增长、经济文化繁荣进入了加速期。第三次是宋代靖康之耻,宋高宗渡江南迁,以临安(杭州)作为行都,建立南宋。经过这三次大规模的南迁,中原由盛转衰,来自中原的移民大范围、大数量、大规模地迁到江南,推动江南全面崛起,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繁华之地。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古代信阳地区一共形成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南迁移民潮:一是西晋永嘉年间,一些世家大族和普通百姓被迫迁移,有的沿着淮河迁入今安徽境内,有的迁入南方的闽地,“八姓入闽”(林姓、黄姓、陈姓、郑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八姓)就发生于此时,其间落户江南的百姓也不在少数。二是唐朝前期陈政、陈元光“开漳”。唐高宗时期,漳州爆发民族性暴动,唐朝政府指派光州固始(今信阳固始)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入闽平定暴乱。叛乱平息后,为了更好地提升边境地区的政治、经济建设,促进闽南地区发展,朝廷准许陈氏父子定居漳州,并任命陈元光任漳州刺史。这时候,先后两批入闽开漳的87姓、近万名将士及其家眷,就地安家落籍,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形成了信阳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入闽移民潮。三是在唐末五代王潮、王审知“王闽”时期。当时,天下大乱,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王审三兄弟率农民起义军攻入福建,建立了闽国。随军的 83姓将士,约两三万人,定居福建地区,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领域对当地展开了一次全面的文化建设活动。四是在两宋之交,金人南下,淮河流域受创严重,一些北宋士民举家迁徙,辗转来到苏、闽、粤等地。

在中国移民历史的宏大浪潮中,除了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中心都实施了向东南的重大转移。古信阳的移民也不例外,在向南迁移的大潮中,苏州环境与豫南相近、水土肥沃、风景秀丽、文化相近,难免有不少豫南百姓将其作为落籍地。

据了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1910年出生于苏州吴江县城,他曾回忆幼年时光,说时常见到家中的灯笼上写有“江夏费”三字,其族谱上也曾记载三国蜀汉名臣“费祎”的名字。这说明费孝通先生一族即为费祎的后人,而费祎正是江夏县(今信阳罗山县)人,以前在罗山县城东关外有费公祠堂、费祎家庙,罗山县的庙仙乡由于是费祎故里,在民国31年(1942年),曾被命名为费公乡。由此可见,上溯其源,苏州费氏源于信阳,与信阳罗山的费氏一族是一脉相承的。(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