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党建引领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基于河南省信阳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调查

□华中科技大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课题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河南省信阳市以“党建引领、条块融合、数字赋能、协同联动”为思路,探索构建“指挥一体化、权责明晰化、条块协同化、流程数字化、考评多维化”的“五化”治理体系,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以党建引领破题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调研发现,信阳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从制度设计、组织架构、指挥体系、工作机制等方面,重点突出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方向引领,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具体地贯彻落实到基层治理中去,全面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为民导向,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赋能增效,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的事情有人办、基层的事情能办好,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加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拓宽基层治理渠道。立足基层治理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现实路径,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有效发挥了法治保障作用、德治教化作用、自治基础作用。

提升整体智治水平。聚焦基层难点堵点,通过打造数字化平台,推动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同,让互联网这个“变量”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增量”,有效增加群众“话语权”,让群众从“智治”的被动接受方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使问题解决更高效、更智能、更精准,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的现代化、数字化、智慧化。

以组织优化强基

完善基层体制机制

聚焦县乡村三级组织架构不优、运行机制不畅、人员分工不合理、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按照“规范分工、上下对应”的思路,构建“王”字型基层治理架构,持续完善基层体制机制,实现组织架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做优县区“顶线”。按照“规范分工、团结协作”的原则,对县区党政班子分工进行统一规范。县、区党委侧重抓治理,党委常委按照分工履职;县、区政府重点抓发展,按照“一正六副”的架构,县区长负总责,副县区长分别分管综合常务(工业)、交旅文创、农业、城建、民生、政法等工作。明确副县级干部协助副县区长工作,让县区人大、政协领导干部参与项目建设、重点工作专班,实现四大班子齐上阵、同心合力促发展。

做强乡镇(街道)“中线”。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综合性、扁平化”的思路,规范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实行派驻机构属地管理,除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继续实行派驻体制外,部门设在乡镇(街道)的机构和人员一律下放乡镇(街道)管理;实行模块化管理,将乡镇(街道)职能划分为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纪检监察、组织统战、监管执法、经济发展、交旅文创、公共服务、武装工作、城乡建设等十大模块,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职位,分管相应模块,与县级部门上下对应。

做实村(社区)网格“底线”。按照村、社区分别不低于5人、7人的标准,增配村(社区)“两委”干部1951人。开展分岗明责,村(社区)设置党支部书记(主任)、纪检(组织)委员、宣统委员、综治主任、环保主任等岗位,社区增加物业主任、网格事务长等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两委”干部按照分工履职尽责。实行网格管理,在村(社区)下划分网格1.81万个,配备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等“一长三员”8.86万人,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

做畅联动指挥“竖线”。打造市县社会治理中心、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室、村(社区)网格工作站,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指挥体系,让基层治理上通下达、快捷高效。同时,创新开展“三评两比一综合”考评,从工作实绩、责任担当、团结协作、领导能力、宗旨意识等五个维度,对干部的德才素质和实绩表现精准“画像”,做到一个干部一个“特写”,提升干部考核的科学性、全程性、精准性,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下转第二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