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车)炎炎夏日,微风掠过,我市万顷水稻碧绿如洗,丰收胜景如诗如画。7月12日,在淮滨县固城乡绿色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千亩“国豆”随风摇曳,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们正在地里指导种植大户们为长势旺盛的豆苗掐尖。
“在大豆种植上,我们采用新型栽培模式,外密内疏,通风透光,有效提高了大豆产量。”该合作社种植大户张明勤说,合作社还在农田中推广使用新技术,增强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能力,不仅能培肥地力,还能减少化肥的施用。
据介绍,“国豆”是黄豆的一个新品种,不含转基因,比普通的黄豆长势好,产量高,因其采用独特的生物肥、富硒肥,既避免了对土壤的化肥污染,又能有效修复土地,同时耐寒、耐旱,适合在不平的地势种植,广泛推广种植将有效提升我市大豆产量。
夏粮油稳产增效,是守牢全年粮油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扎实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持续提升秋粮产能。连日来,我市把粮油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抓手,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服”,加大补贴力度,创新粮食生产现代组织模式,克服天气影响,不误农时,全力抢种,提升播种质量。
“种田有农技人员定期指导,秋收的时候有政府帮忙联系收割机,现在种田省心多了。有了政府的帮助和专家们的指导,我们才有信心继续扩大流转土地的规模,种植再生稻。今年秋季我们合作社的再生稻预计综合亩产量能达到1500斤。”在固始县丰港乡双喜家庭农场,赵天喜望着已经开花抽穗的水稻心里乐开了花。
同行的水稻专家告诉记者:“近期,我市再生稻陆续进入抽穗开花期,是籽粒结实、产量形成最关键时期。7月以来,我市陆续降雨,再生稻遭受‘雨洗禾花’,不利于头季稻授粉结实和籽粒灌浆,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针对水稻抽穗开花和阴雨碰头,建议做好防渍涝、防早衰、防病虫‘三防’并重,强化防灾减灾,抓好肥水管理,促进籽粒灌浆,确保适时收获,努力夺取再生稻头季丰产丰收。”
据农情调度统计,今年,全市秋作物落实面积1178.03万亩,目前中耕面积66.1万亩次,追肥826.45万亩次,化除面积910.85万亩次,浇水面积42.5万亩次,病虫害发生面积140.8万亩次,总防治面积213.3万亩次。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思路,确保今年全市秋粮面积稳定在792.78万亩以上,力争实现全市秋粮面积基本稳定,秋粮总产稳步增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