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长征路上“七仙女”


——讲述红二十五军医院女看护的故事

□本报记者 周涛 李亚云 袁野

罗山县何家冲的何氏祠不远处,屹立着一株距今已800余年的银杏树。1934年,一支革命队伍于树下集结后长征。一年后,这支队伍神奇地出现在中国的西北角,成功迎接了中央红军胜利北上,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红二十五军。在距银杏树不足200米处,四个相连的四合院组成一排青砖黛瓦的建筑,这便是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旧址。

炎炎夏日,在72岁业余文物保护员何朝龙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医院旧址。“这座旧址是从2008年开始翻修的,这些年我亲历了这里的一切,也知道这里曾经发生的事儿。”在一处上有“瞭望口”的门前,何朝龙手指着旧址内的房屋,将一段段烽火硝烟的战争故事娓娓道来……

1932年,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出鄂豫皖苏区,敌人以三十万的兵力“清剿”苏区。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共鄂豫皖省委于1932年11月30日在红安檀树岗重建红二十五军,开始独立地坚持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此间,铁铺乡何氏兄弟看到红二十五军伤病员不少,医护人员在医治时很不方便,同时又为医护人员热情为当地老百姓看病、打针、喂药而感动,于是商定将何家一处几十间房屋连在一起的四合院给红军当作医院,救治伤员。红二十五军全体将士深表谢意,将组合院设为军部医院。一段时间里,连绵不断的群山和密林成为掩体,红军军部医院在此救治着伤病员和当地老百姓。

在旧址一厅内,墙壁上挂有“‘七仙女’踏上长征路”故事的展板。义务讲解员何桂英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动人故事。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在这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里,7名女战士格外显眼,她们是被称为“七仙女”的红军医院女看护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田喜兰、曾纪兰、张桂香、曹宗楷。

红二十五军接近平汉铁路时,军政治部考虑前有阻敌,后有追兵,怕7名女同志在急行军中掉队出危险,就动员她们留在根据地,并给她们每人发了8块大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决定,向来胆大泼辣的周东屏把大洋往地上一甩:“你们没有排斥女同志革命的权力!”随后,大家七嘴八舌,“当红军,走革命的路,就是死在前进的道路上,也决不向后转!决不当逃兵!”副军长徐海东见她们如此决心革命事业,就批准继续长征。

进入桐柏山后,“七仙女”饱经磨难,腿走得硬邦邦的,脚也磨出了泡,但她们暗暗下定决心,用各自的绑腿系成长绳,把7个人连在一起,在黑暗中拼命走着,最终没有掉队;进入陕南后,7名女战士的任务相当繁重,她们既要抢救和看护伤病员,又要当宣传员,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动员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号召青年踊跃参加红军等。

在战斗频繁、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曾纪兰、曹宗楷倒下了。其余5名女战士,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艰难困苦,于1935年9月15日,随着大部队来到陕北延川县永坪镇,同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胜利会师。红二十五军是所有长征红军中伤亡减员最小的,其中“七仙女”功不可没。

寻根红色足迹,追忆红军抗战峥嵘岁月,讲述当年红二十五军将士们前方浴血奋战,后方坚如磐石的历史,何桂英如数家珍。何桂英告诉记者,她的曾外祖母便是信阳红色历史中有名的“何大妈”。

何大妈原名吴秀真,是农民何胜群的妻子,曾经用家中仅有的一点米糠救活了山洞里的18名红军伤员。红二十五军出发后,有一次敌人进村,一位在村里养病的红军伤员余占海被抓,何大妈上前说他是自己的儿子。敌人不信,她就用自己的眼睛作“担保”。敌人一枪托捣瞎了何大妈的右眼,又在她的腿上捅了一刀。何大妈倒在血泊中,仍紧紧抱着自己的“儿子”。敌人最终相信了,余占海逃过一劫。经过何大妈的悉心照顾,余占海18天后返回部队。

新中国成立后,余占海成了武汉军区的一名少将,因为感念何大妈的恩情,他回到何家冲看望何大妈,并希望把她接到武汉居住。“他要给何大妈当儿子,一辈子照顾她,但老人家坚决不同意。”何桂英说,1989年何大妈去世,她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

1996年,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的动人故事代代相传,能听到勇敢坚韧的老区人民牺牲奉献的不朽赞歌声声不息。我们还能感受到,这块神奇的红色土地正发生着令人惊奇的嬗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