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我的父亲王戈军,1923年7月生人,商丘柘城王寨村人,共产党员,精通英语懂俄语,高级工程师。他于1946年考入河南大学工学院水利专业,同时修学政治理论。1950年10月父亲大学毕业,以满腔热血投入河南省治理淮河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全国人民支援下,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11月全面开工,前后有220余万民工奋战在治淮工地上。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把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推向高潮。父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入治理淮河大军,在河南省治淮总部工作,并于1951年10月调入河南省白沙水库指挥所。在毕业后不到两年的工作时间,于1952年7月,获得河南省治淮模范。
——在1952年,父亲参加白沙水库修建工作,负责工地布置,动脑筋想办法,提出利用等高线地形设计运料道路,减少运料爬坡的困难,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经费。又因工作一贯积极负责,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白沙水库评为功臣和模范。
——1953年到1955年,在南湾水库大施工期间,父亲负责土工试验工作,对料区如何调查、土料试验方法、操作技术和成果分析研究等,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因学习积极,工作不计时间,吃苦耐劳,能团结同志,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被评为先进积极分子,出席信阳先进积极分子大会并奖励奖品和奖状,以后有数次评为模范。
父亲在三年的时间里分别在两个工作单位,都能荣获省劳模,说明他在工作上一贯努力奋进,一心一意,刻苦钻研。
父亲从未向子女炫耀过他的事迹及荣誉,只是子女们在他逝世1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整理遗物,发现这些资料。小时候我对父亲印象并不深,只有过年时才能见到他。与父亲一同行走,我必须小跑着才能跟上他。问他为什么走这么快?他说工地上忙,任务重,有许多工作要做,必须节约时间,日久养成习惯了,慢不下来。所以,父亲是一个走路快,吃饭快,说话也快,而且大嗓门的人。万人的工地上,民工打夯的口号声此起彼伏,车水马龙,在此环境下就形成了他说话的习惯,他打电话老远就能听见声音。
长大后,我返乡探亲。看着父亲坐在室内门下,门框上垂下一根圆形长绳,绳上的布条吊着他的下巴。好奇地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伏案工作太久,颈椎压迫着神经很痛,这样吊着,能减轻一些。父亲60岁后退休,仍被单位返聘,笔耕不止,把一生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总结成文字,撰写《南湾水库志》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的工程管理篇章。
父亲于2009年7月逝世,追悼会上工作单位对他是这样评价的:
王戈军同志的一生,为社会,为南湾水利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王戈军同志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近四十年,曾参加过南湾、白沙、鲇鱼山水库工程建设的查勘,测量,规划设计与施工等技术工作。在工作中认真细致,埋头苦干。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钻研技术,加强工程管理,精益求精。他不仅在工程技术管理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有较高的造诣。王戈军同志经常深入基层,深入水库大坝施工现场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撰写工程技术分析与调查报告,曾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平时他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经常给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传授技艺,为南湾水库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王戈军同志光荣退休以后,在历次老干部座谈会上,都积极主动为单位建设发展建言献策。退休在家,仍倍加关心支持单位的建设发展,发挥余热,曾在1993年主笔撰写《南湾水库志》,给南湾水库留下一笔历史的记述和现实的记录,保存一笔丰富的资料和宝贵的财富。
父亲务实的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激励我们及下一代,为国家建设尽心尽力,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里,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进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