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5月下旬以来,黄淮海小麦主产区由南向北梯次进入集中收获期。
截至6月2日15时,全国已收冬小麦面积7500多万亩,麦收进度过两成。其中四川、湖北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过三成,安徽进度过两成,江苏进度过一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稳天下安。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夺取夏粮丰收,保障粮食安全,对于稳预期、提信心、促发展至关重要。
一路北上,收获的图景铺展在广袤大地。
主产区迎来夏粮收获
“今年旱碱麦长势挺好,预计亩产量比去年增加30多公斤,是个丰收年。”
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李子札村种粮大户张志清,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旱碱麦。
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全域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相比传统的大行距种植,我们进行缩行增密,改为15厘米至20厘米的小行距。”张志清说。
来之不易的旱碱麦是河北小麦迎来收获的缩影。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目前全省3377.1万亩夏收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今年,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并把提高单产作为主攻方向。在山东省泰安市,通过集成推广小麦“减垄增地”模式,增加有效种植面积10%左右、提升亩产60公斤以上。
肥城市沣萤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元敏,是泰安市最早使用“减垄增地”模式的种粮大户之一。“原来地里都是大田垄,合作社的370亩地里有8%到10%都没法种。现在减了垄,配合使用微喷带,浇地效率能提升三到四倍。”
不久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孟巷村村民孟凡焱的500亩油菜迎来收获。一辆辆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采用两段式收割作业模式提升了收获质量。
“预计平均亩产约400斤湿油菜籽,其中部分高产品种亩产超过450斤。”孟凡焱笑着说。
湖北省是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油菜产能提升工程,一手抓开发冬闲田扩面,一手抓单产提升,大面积推广示范高产高效油菜品种,取得明显成效。
夏粮夏油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其中,作为重要口粮的小麦产量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
迎难而上抢夺丰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夏季粮油迎来收获,是攻坚克难应对极端天气、病虫害等多种挑战的结果。
“我们突出抓好小麦安全越冬,组织春季抗旱生产,给50多万亩小麦浇灌返青水,并实行‘一喷三防’全覆盖。”湖北省枣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重波说,今年枣阳市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47.25万亩,预计总产可达56万吨。
据刘重波介绍,为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今年以来,枣阳市已完成100万余亩小麦完全成本保险承保工作,下一步将对照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压实乡镇夏播夏种主体责任,采取粮食生产分区包片督办等措施,确保种满种足。
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导致局部麦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临时组建了黄淮南片、北片,长江流域,北部冬麦区等不同区域应急专家小组,每日调度和指导当地政府和种植户全力做好科学应对和抢收。
河南的小麦年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今年的小麦种植面积在8500万亩以上。5月中下旬开始,豫南小麦率先“开镰”,但前期连阴雨天气过程与豫南小麦成熟期高度重合,导致部分麦田的麦穗发芽,抢收迫在眉睫。
眼下,河南豫南小麦迎来大规模机收。为克服前期“烂场雨”带来的不利影响,河南省出台应急抢收、烘干晾晒十项措施,发挥省里现有3万台履带式收割机和4660台烘干设备的作用,加强省、市、县联动,精准调度、精准对接。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确保小麦质量。
据河南省气象局消息,6月3日至4日,河南将迎来新一轮降雨过程。当前,全省上下正积极落实各项应对举措,全力以赴“龙口夺粮”。
打好机械化生产关键一仗
“三夏”生产中,农业机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湖北,枣阳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三中队中队长王富锋介绍,自5月15日小麦开镰收割以来,全市共组织本地稻麦联合收割机7445台、外来跨区作业收割机1400多台,展开机收大会战,确保小麦机收率99%以上。
在鲁北地区,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的农业规模化服务中心,烘干设备已经完成维修保养,准备迎接“三夏”农忙。
平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田殿彬说,当地将在6月10日开始大面积机收,地头上收割的新麦将随着运粮车直接送往烘干塔进行烘干入库,实现从田间到粮仓“不落地”,与传统晒粮方式相比,能减少4%的损耗。
河北省预计组织和调度小麦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夏玉米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20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作业,预计全省小麦机收作业将在6月7日左右开始,23日前完成机收任务,30日前完成夏播计划。
对于近期局部地区出现持续降雨天气,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赵广才建议,协调组织各类收割机,要现场调度指挥做好抢时抢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烘干设备,及时烘干,减少损失。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夏”生产农时紧、农事重,夏收夏种环环相扣,小麦机收必须立足抢字当头,各级农机部门和在黄淮海地区参加麦收的80万农机手,要共同努力攻坚克难,一起打赢这场夏收夏种的硬仗。(记者:郁琼源、于文静、侯文坤、叶婧、郭雅茹、刘金辉)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