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峥嵘岁月共甘苦


——寻访深藏在四望山上的老医院

□本报记者 周涛 李亚云 袁野

沿环湖路进发,一路上处处苍翠欲滴,茶树铺满了各个山头;行于山间,错落有致的俊秀茶山灵动起来,沿途田地瓦舍伴着袅袅炊烟尽显惬意……这里是四望山,位于浉河区浉河港乡西部豫鄂两省相接壤的桐柏山脉,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

昨日,记者在四望山儿女“红四代”张权的带领下,走进四望山,在历史与现实的辉映中,感受那段热血的峥嵘岁月。

1927年,中共豫南特委在此发动了震撼中原的“四望山暴动”,开创了以四望山为中心,纵横百余里的河南省第一个红色区域,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的序幕。1939年“四望山会议”建立了稳固的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豫鄂边区党委、政府、新五师师部等领导机关由大悟山迁至四望山,使新四军五师在这里发展壮大。

“这里,有李先念办公旧址、新四军五师兵工厂旧址、新四军五师前湾医院旧址、白庙无名烈士墓、仙女潭烈士墓等已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众多红色文化遗址。”对于这些红色旧址,张权如数家珍……

1938年秋,日军侵入信阳县,境内民众奋起抗击。共产党组织的“信阳挺进大队”(后改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依靠群众,以四望山为根据地,同日军展开生死战斗。为救治伤病员,1938年11月成立四望山医院(初名信阳挺进大队医院)。院址在四望山东岳庙,使用东岳庙和庙后湾张姓房子30来间。医院主要接受抗日前线转来的伤病员,也给群众看急性病。

病房设在东岳庙和庙后湾,还有一部分伤员分散住在周围三个村的群众家里。平常住伤病员五六十人,轻病号睡大铺,重病号睡土坯垒的单人床。轻病号互相照料,重病号由护理员看护。医务人员大部分来于驻马店确山县的竹沟,亦有来于延安,亦有国民党投诚军医,也吸收有民间开业医生,其余由医院培养,人员最多时达30余人。

据《信阳县卫生志》载,当年医院负责人先后有汪毅、王国华、姜鲁溪;指导员有杨村、张子玉;医生有张勇、汪寿之(周海天)、耿忠耀、周明、陈明、毛XX;司药有严荣、孙台升;看护长陈希平;护理员有尚广辉、田陈、尚小平、马秀英、余小丽、童保萍、吕希高、任仲健;司务长黄XX,管理员翟怀诗。医务人员住在东岳庙一间大房里,男女床间用箔帘隔开。除治疗院部伤病员外,医生和护士每天还提着药品去给分散住在群众家里的伤病员诊治。

医院有药房一处,用老百姓的祭神柜内放中药,外放西药。中药从铁路西买来,西药从小王庄领取,也从朱家店、桨溪店买万金油、八卦丹、奎宁丸、红汞、碘酒、磺胺粉之类的药品。另外竹沟撤退人员带来一些药品,靠统战关系到城市买一些,同情抗日的人士捐助一些,战斗中缴获一点,而这都不过是杯水车薪。药品甚缺,一个战士腿被打断,无止痛药,因剧痛难忍,趁人不备,爬到牛卧水坑中溺死。患中毒性痢疾者,没药只能喝盐水治疗。汪寿之用梨、藕捣碎治疗发烧病人。用猪油、黄蜡、土硫黄配软膏(当时虱子多,疥疮多,伤寒病多),用白酒(约40度左右)代替酒精,探针、镊子用竹木制成,用锅和饭盒煮沸消毒棉花、器械。药品、器械多为就地取材。

生活艰苦,轻病号每人每天菜金一角,油、盐各一钱,重病号一角五分,油、盐各三钱,医护人员吃轻病号伙食。有时组织轻病号上山捡柴,挖野菜,节约开支来改善伙食。节日,医护人员到庙周河里捉鱼和黄鳝改善伤病员伙食,想尽一切办法为病员服务,共度艰苦岁月。

当时的医院属四望山地区领导,地区党小组长危拱之非常关心医院,对药品、伙食极力支持供给。1939年竹沟事变后,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四望山区,医院奉令转移,大部分医务人员转致赵家棚,部分随地委转移到信南地区,到新地区之后,大都成为医院战线上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1945年春,新五师消灭了盘踞在邢集的国民党县政府,赶走了盘踞在仙石畈、四望山、黄龙寺一带的国民党后,将新五师医院院部设浉河港乡白庙村楼子湾,病房设在前湾。记者在前湾看到,新五师前湾医院旧址处,工人们正如火如荼对其进行翻修。

近年来,浉河区浉河港乡十分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先后拓宽硬化了通往四望山区的道路,修缮了白庙村前湾李先念旧居、新四军兵工厂、战地医院,对革命烈士墓群进行了立碑修墓。还新建了红色四望山广场等。使这块红色革命纪念地南与湖北广水(应山)、大悟,北与平桥区的邢集尖山“豫鄂边省委旧址”“红军游击队诞生地旧址”,竹沟“中原军区旧址”“中共河南省委旧址”等,连成了一条红色旅游专线。在兴起红色旅游的当下,四望山革命旧址群每年迎来大批游人和团队前来追寻红色足迹。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