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笑妍 通讯员 陈思)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在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近日,罗山县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活动及第七次朱鹮放飞仪式。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推动掀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热潮,为增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探路先行,向世界交出一份可圈可点的“生态答卷”。
2022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罗山县作为唯一受生态环境部邀请参会的县(区)参加此次大会。罗山县县长余国芳作了题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打造生物多样性罗山样板》的主旨报告,向全球讲述了罗山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果,交流分享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罗山实践。
近年来,罗山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大力推进“美丽罗山”行动,持续擦亮生态环境底色,全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格局。同时,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势利导发展观鸟经济,引导全社会爱鸟护鸟,群众自发成立观鸟联盟、社工协会等6个民间公益组织,志愿者有5万多人,形成公众参与,专家、协会、企业、志愿者高频互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常态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宣传。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鸣悦耳,来这儿玩能看到朱鹮翩飞和万物和谐共生的景象,是一次很好的放松身心的体验。”来自信阳市区的李女士笑着说。
此外,记者获悉,罗山县作为朱鹮在国内第一个迁地保护地,无论是人工繁殖还是野外种群重建,都取得巨大成果。截至今年3月,已累计人工繁殖朱鹮280只,野外自然繁殖360只,野外朱鹮种群数量达到400余只,种群规模稳定提升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朱鹮的成功繁殖、野化放飞及生存领域的扩张,成为人类拯救保护濒危鸟类的典范,朱鹮也成为我国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万物和谐共生,成果世界共享。目前,罗山县已将董寨打造成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物种繁衍驯化及科普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宝库’。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努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罗山贡献力量。”罗山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