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视野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光山县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本报讯(记者 胡俊杰)近年来,光山县结合本地实际,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不断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做好集体资产、统筹土地流转收入、成立劳务合作社成为该县通过转变土地租赁方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中之重。“集体资产通过供销社的产权交易来进行公开租赁,增加的租赁收入纳入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合作社统筹土地流转收入,一亩地可以提取10至50元的服务保障费用。由劳务合作社,帮助入驻在村投资兴业的企业招聘劳务,劳务合作社每天每人提取10至20元不等的劳务派遣费,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该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县探索平整土地,把小田变成大田,来解决细碎化、土地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随着村庄和田块的深度整合,农户自己不再种植零星小田,承包的种植范围区也将随之扩大。合并后新增耕地面积计入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管理,土地的外租、承包、租赁的收入计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减少秸秆禁烧、森林防护的安全隐患,改善人居环境。

该县成立农机合作社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将劣茬回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与生物性状。将优质秸秆打捆运送到肉牛、肉羊养殖基地,作为饲料,每吨340元至430元。剩下一部分运送到静脉产业园,燃烧发电,所得收入均计入村集体经济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收入。

该县结合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和种植牧草业,形成种植与养殖循环发展体系,以肉牛养殖产业带动牧草等种植产业,丰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经济良性发展。据统计,2022年,全县肉牛存栏2.78万头,出栏1.55万头。2023年,将着力打造20万头的肉牛养殖特色县,10万只至20万只的肉羊养殖,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列为2023年河南省养牛大县培育县。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该县积极开展“饺子宴”、扶志扶智、社会关爱等活动反哺社会,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让脱贫群众的收益更高,产业更兴旺,动力更加持续,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