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青云
“如何破解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农村治安复杂、防范薄弱以及警力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农村治安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把部分机关民警投放到农村,提高农村地区的见警率和管事率,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这是开展‘双争’活动以来,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昨日,淮滨县公安局谷堆派出所所长赵怀江对记者说。
谷堆派出所现有民警3人辅警8人,全乡有24个村,全覆盖缺13人。通过乡村两级宣传,目前空缺已全部配齐。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乡村干部等主动参与到“双争”活动中,进驻到其户籍所在的村,深受群众称赞。
3月11日,谷堆派出所杨湾警务室驻村民警赵怀江、辅警李鑫在走访到杨湾村一组村民任某家中时,任某称自己种在老宅基地上的树被任某叶砍了,双方多次争吵无果。双方因老宅基土地权属不清已引发矛盾十多年,经村里多次调解都未果,积怨越来越深。
为化解矛盾,二人同村干部一起实地察看纠纷土地状况。因老宅基地有树木和土坯房不方便丈量,李鑫找来激光测距仪。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量地和画线确认地界,双方对丈量过程和处理结果非常满意。“如果这事早让你们警察处理,也不至于两家闹矛盾这么多年,都快成仇人了。”任某叶真诚地说。
“‘双争’活动的开展,使我更深层次地理解开展基层基础群众工作的意义所在。只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才能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只有参与矛盾纠纷排查,才能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只有全面彻底摸排调查,才能及时掌握维稳信息;只有广泛延伸警务触角,才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采访结束,赵怀江深有感触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