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高校博物馆作为‘象牙塔’里的‘象牙塔’,如何避免画地为牢、孤芳自赏?开放性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日前,在第八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2022年度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颁奖盛典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分析道。
当下,我国各地高校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有限,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养在深闺人未知”被不少人用来形容高校博物馆参观者相对公共博物馆显得较少、整体利用率不高的处境。
充分认识博物馆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好、发展好高校博物馆事业对文博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高校与博物馆两者紧密结合,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天然具有的实物教学功能,也是为了引导大学生通过实物了解历史文化,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笔者认为,文物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共同采取措施,明确提升高校博物馆的地位,促进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创立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展览、讲座、品牌,加强博物馆基础数据库、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建设,支持人才双向流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与此同时,高校博物馆可依托学术资源丰富、专业性强等自身优势,更新理念、开阔思维、大胆创新,勇于承担大学服务公众的社会功能,让博物馆从“养在闺中”迈向“远近皆知”,为周边社区乃至整个地区提供服务,使其成为青少年流连忘返的学习阵地、美育中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