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淼
“怪我当时太冲动了,动手打了俺弟,我以后一定遵纪守法……”日前,淮滨县检察院依法对杨某甲故意伤害案公开宣告送达不起诉决定书,拿到不起诉决定书,杨某甲握着检察官的手真诚地说道。
杨某甲与杨某乙系亲兄弟。2022年2月,杨某乙到杨某甲家看望母亲,二人因为曾经合伙贩卖蔬菜时的经济纠纷发生言语争吵。气急攻心的杨某甲随手拿起身边的板凳向杨某乙砸了过去,至杨某乙腰部受伤。经鉴定,杨某乙身体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2022年5月,公安机关以杨某甲涉嫌故意伤害罪将案件移送至淮滨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办案检察官经审查案件后认为,此案看似是一时冲动所致,但背后有着兄弟俩长久以来的矛盾累积。虽然杨某甲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完全符合起诉条件,但检察机关不应就案办案,应从有利于矛盾化解和亲情修复的角度解决问题。
检察官首先联系上了杨某乙,询问他的想法。“他对不起我,还打我,这次我跟他没完。”提起大哥,杨某乙还是气不打一处来,旧“恨”未了,又添“新仇”。
“他完全是胡搅蛮缠。要坐牢俺就去坐,俺一分钱都不赔他。”说起弟弟,大哥杨某乙也是一肚子委屈。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问题,必须解开二人的心结。检察官适时调整策略,分别给两兄弟做思想工作、释法说理。随后,在检察官的组织下,兄弟二人又坐到了一起。检察官再次从情理法等角度对二人进行教育,阐明案件不同处理结果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对不起,哥有错,不该冲动打你!”哥哥主动向弟弟伸出了双手,声音有些哽咽,“小时候我经常抱他,没想到现在都大了,弄成这样。”
“哥,我也有错,对不起,以后有事好商量。”看着眼前两鬓已发白的大哥,弟弟也红了双眼。在检察官的见证下,兄弟二人的手再度握在一起,久违的亲情弥漫在二人心间。最终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相互出具谅解书,一笑泯“恩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