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征
5月8日,全市“三个一批”活动暨重大项目建设观摩活动点评会后,市政协副主席、羊山新区党委书记刘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访谈。
“美好生活看信阳,创新发展在羊山!”刘璇说,近年来,羊山新区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紧扣省、市决策部署,坚持项目为王、结果导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系统落地“1335”工作布局,塑造“努力工作、幸福生活”新形象,助力建设“生态优良、生产高端、生活更好”的现代化信阳。
贯彻新理念 探索新模式
羊山新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一手抓项目促发展,围绕产城融合、城乡融合,谋划布局人居科技产业,发挥“管委会+公司”平台作用,探索“基金+产业”合作模式,推动城市发展由开发型向运营型转变,加快创新发展,实现绿色崛起。一手抓治理解难题,全面实施“新区+经开区”双轮驱动,深入推进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经开区“三化三制”改革,着力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试点建设,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
对标新布局 推动新实践
羊山新区围绕“1335”工作布局,突出“五个着力”,集成了“羊山实践”。刘璇说,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产业绿色崛起强支撑。羊山新区大力推进资本招商、龙头招商、以商招商,以万华禾香为“链主”,形成绿色家居产业生态圈;以碧桂园、杭萧钢构为牵引,形成绿色建造产业新龙头;以谷麦光电、今上半导体、青云科技、火星科技为支柱,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新集群;以小米赋能中心赋能传统家居产业的全面转型。
花园城市建造提品质。羊山新区落实市委市级专班+新区+国有平台公司“三位一体”项目推进机制,坚持“三生同塑”“三网同构”,推动科创新城、高铁片区、美好未来社区、城市绿廊、四水同治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和海绵化改造,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乡村振兴扛旗促融合。羊山新区坚持规划引领,推动水、路、绿、电、通信“五网”同构,加速城乡融合;打造顾岗未来社区、特帮万亩花海和陈畈、潘寨美丽乡村等“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交旅文创出彩树品牌。羊山新区围绕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建设30个“两个更好”书屋,打造市民“另一个家”;依托美好生活研究院、博客小街,培育文创中心,打造“设计羊山”;举办社区艺术节、音乐节等文艺活动,打造“艺术羊山”;推出羊山里云龙湖景、好吃九街、凯司令旗舰店、新申河夜市等,打造“美食地标”,让更多消费场景集聚新区,形成消费商圈,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品质生活引领增福祉。羊山新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教育体系、全民健身体系、医疗体系、康养体系、治理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教育、体育、医疗、康养、平安羊山。
聚焦新目标 实现新跨越
发展最有说服力。刘璇认为,从“信阳路径”到“羊山实践”,务实践行“1335”工作布局,是羊山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扎实推进“1335”工作布局,是建设现代化信阳的必由之路。这条发展之路是践行“两个更好”、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发展愿景的最好表达,是着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旅产业化、生活品质化的高度集成,是平台思维、市场逻辑、资本力量的生动实践。
“美好生活看信阳,是动态的进行时,也是长期的奋斗目标,更是不懈的价值追求。只要大家一起想、一起干、一起拼,我们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刘璇对羊山的未来充满信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