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发挥水优势 做好水文章


市水利局以优质水资源保障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聂守洋)近年来,市水利局围绕“1335”工作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实际做好做足水文章,以优质丰富水资源保障了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厚植优势,不断增强水保障能力。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86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41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和可开发利用量均属全省第一,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均在Ⅲ类以上。近年来,市水利局坚持不懈推动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现有各类水库1115座,占全省水库总量的44.5%;大中型拦河枢纽21座,塘湖堰坝25万处;建成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5处,1万亩~30万亩的中型灌区42处,1万亩以下的小型灌区1109处。南湾、鲇鱼山等各类水利工程,每年为城乡居民供给优质水资源约3亿立方米,为农业灌溉供给水资源约15亿立方米,为工业生产供给水资源1亿立方米。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各类水工程年供水能力达22.2亿立方米,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合理调度,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淮河、浉河等主要河流是全市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市水利局建立了生态流量调度协调机制,统一调度全市各类拦河枢纽,不断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其中出山店水库常年生态流量3.5立方米每秒,年生态放水2亿立方米;浉河充分利用南湾水库和橡胶坝联合调度,年均生态补水3000万立方米;浉河平桥渠首灌区现代化改造增设生态放流设施,下游浉河三期成为信阳的网红打卡地。史灌河流域鲇鱼山水库、黎集枢纽等水利工程,被水利部确定为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先行先试工程。全市多年平均入境总水量24亿立方米,但多年平均出境总水量达100亿立方米;2022年我市45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25个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Ⅱ类。

加快转型,助推涉水企业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幅提高经济的绿色化程度,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相伴的康庄大道。市水利局立足行业职责,创新工作方式,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抓手,积极引导涉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充分开发利用水电清洁能源,先后建设鲇鱼山等8座规模以上水电站,其中光山县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开工建设五岳水库抽水蓄能电站,电站总装机100万千瓦,建成后将有效调节电网调峰矛盾,带动当地经济绿色发展;平桥区大唐华豫电厂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18年~2022年中水利用量从1100万立方米提高到1700万立方米,公司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南湾水库充分利用常年优质稳定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南湾鱼”上市6年热销70万条。鸡公山管理区充分发掘山泉水资源优势,成立了山泉饮品有限公司,打造特色原水品牌;商城县充分发挥山水优势,打造西河漂流景区,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漂流季节一票难求。

强化服务,持续优化水行政许可。近年来,市水利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转变服务职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信用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的应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创新实施行政许可“辅导员”制度,落实行政审批事项专人化、一站式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日取地表水2万立方米、地下水1万立方米以下的审批权限下放县区。推进产业园区、开发区编制规划水资源论证,园区企业实施告知承诺制,大大减轻企业负担。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及时了解涉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企业关注的涉水难点、堵点、痛点等问题,分类建立台账,积极开展服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