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从支部联建看“平易近民”的信阳智慧


□王凌云

平易近民,语出《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意思是走近群众,群众的心才会主动靠近。借古鉴今,几千年后,这句话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把“平易近民”拆开来看一看。“平”即平等,讲的是党政机关及其党员干部与群众平等对视、态度平和;“易”即简易,讲的是体制机制要简便易行、方便群众;“近民”其实是“民近”或“使民近”,讲的是“平易”的结果,人民群众愿意接近。

支部联支部,就是信阳的“平易近民”之举。

时间拨回至一年前。2022年4月4日,随着全市“支部联支部”活动动员部署会的召开,市委书记蔡松涛强调“要让能力强、资源丰富的机关党支部,去帮助能力弱、资源匮乏的基层党支部,共同完成好中心任务”。

宛若一次动员集结,更像一声鼓角铮鸣,吹响了信阳支部联建的“春天”号角,为齐心共筑美好生活提供了保障。

“易”,群众怎么方便,我们就怎么做。机关力量下沉,破除基层难题,还人民一个“容易”、给群众一个“方便”。“近”,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资源共享,服务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为人民服好务,“平易近”是基本遵循。 支部联建活动开展一年来,从精准调研,到科学“配方”,强弱联合,让支部“联姻”更加契合;从党建引领,到分类施策,联手共建,让基层建设如虎添翼;从基层治理,到结对服务,“顶针”效应,让能力作风持续过硬;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资源下沉,让居民群众获益良多。

在共建中共治,在共治中共享,党员带好头,群众乐参与。“饺子宴”热气腾腾,志愿队常来常往,“红马甲”闪亮村居,机关资源不再悬浮,基层需要有了呼应,上下对接,幸福“联姻”。全市4111个机关党支部与农村(社区)党支部“一对一”结对联建,累计开展各类活动4万余场次,投入经费7942万元,为基层办实事、好事8100余件。

锅热饼贴,情浓民依。服务多了,管理少了;沟通多了,矛盾少了;活动多了,问题少了;实惠多了,梗阻少了。一张张幸福笑脸的背后,是急难愁盼的化解,是党员作风的转变,是能力素质的提升,是工作抓手的夯实,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丰盈。

江河有源,大树有根。党和人民的关系如同鱼儿和水,须臾不可分。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才能紧贴民心做好事,才能凝聚智慧干实事,才能团结力量干大事。

信阳,将汇聚“美”“好”,努力讲好“平易近民”的故事。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