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涛 文/图
1970年4月24日,新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进入太空轨道,与之同游太空的,还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乐曲——《东方红》。倾听太空中传回的天籁之音,舒缓悠长而凝重。然而许多人不知道,这天籁之音,源于一组曾深埋信阳长台关地下千余年的青铜编钟。
1956年春,豫南遭受干旱,眼看着辛苦播种的小麦将颗粒无收,人们心急如焚。长台关乡邱庄村小刘庄西北垅岗上有6个大土堆,其中一个土堆上常年潮湿,农民们便在这个潮湿的土堆上打井抗旱。当他们打到深约7米处,掘出几条方木,便进入里面(后发掘时方知是进入了墓的前室及右侧室),取出了部分铜器和漆木器,并送到当时的区长刘元标家保管。消息传到了河南省文化局,第二年三月,文化局专门成立了发掘委员会,对这座古墓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
一号楚墓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大型木椁墓。它由墓圹、椁室、木棺三部分组成。墓的坑壁自墓口以下分别有四层土台,墓圹底平面呈长方形。椁室由前室、主室、右侧室、左侧室、后室、左后室、右后室七部分组成,木棺分内棺和外棺两重。一号墓出土文物较多,共903件。1958年,考古人员又在距一号墓东约907米处发掘了二号战国楚墓。二号墓与一号墓结构与规模相似,同为大型木椁墓,共发现文物414件。
一时间,长台关一、二号楚墓在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楚文化的高潮。著名学者郭沫若、黄盛璋、顾铁符先后就楚墓的地望、年代、墓主人身份、国别、竹简的内容以及楚墓群北面的楚王城(城阳城址)和太子城纷纷发表文章,阐述各自的观点。有关信阳楚墓,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86年出版的《信阳楚墓》一书中对长台关楚墓的发现情况、发掘经过、重要收获、墓主人身份及价值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认为信阳楚墓的年代应为战国早期,此观点现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楚墓中最璀璨夺目的,便是那一号墓中发现的一套青铜编钟。13枚钟尺寸大小及重量依次递减,上铸铭文12字。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测试,形制庄重古朴的编钟音律准确悠扬,一钟双音,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老乐器之一,是中国音乐研究史上的重大收获。从1973年到1985年,这套编钟随国家其他珍贵文物,分别赴法国、日本、英国、瑞典、加拿大、荷兰、美国、南斯拉夫等18个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参观人数共计1000余万人次,轰动海内外。
春秋初年起,楚人一直致力于北上中原,图霸诸夏,席卷汉淮间各诸小国,将其最为辉煌的历史,留在了淮上地区。在展厅,还陈列着同时期出土的古代木漆器凤虎鼓座、彩绘铜镜、木漆案以及圆盘豆。旁边展柜中陈展的青铜器,包括承水器、酒器、兵器等。
古墓出土器物既有南方楚文化的特点,又兼有中原文化的因素。彼时,南方的楚文化和北方的中原文化在这里交会融合,并留下印记,最终形成了既有别于南方楚文化又有别于北方中原文化的独具一格的信阳楚文化,真实地反映着信阳作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