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息县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傅腰庄战斗


□曹 永 张泽林

息县解放前夕,匪患严重。剿匪反霸、巩固解放区民主政权成为爱国民主政府的主要任务。

1948年2月,息县人民武装大队(简称县大队)刚成立,力量弱小,而此时土匪十分猖獗,特别是包信、东岳、岗李店一带的匪徒,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县大队作战,严重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针对这种状况,负责协助地方开辟工作的刘邓大军一纵一旅七团,与县大队研究决定:狠狠打击这伙匪徒,开创息县剿匪斗争的新局面。

经过一番侦察,由七团和县大队组成的剿匪指挥部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诱歼这伙顽匪。

3月3日下午,县大队直奔包信,驻扎于包信西北范杨庄。土匪的便衣发现县大队只有107人,且装备极差,于是匪首夏治中、黄子平等纠集匪众300余人,盘踞在包信集西边的傅腰庄(现腰庄村),伺机与县大队决战。天黑后,七团进驻傅腰庄周围,并派出一个骑兵班,在外围巡逻警戒,形成了围歼土匪的包围圈。

4日拂晓,随着一声进攻号令,围歼部队分进合击,突然包围了傅腰庄。傅腰庄地处闾河北岸,是国民党息县政府副县长傅云樵的老窝。十多米宽的寨沟分两圈环绕周围,并有五米多高的寨墙。这时负责攻寨的七团一营及县大队向村内发起猛攻,闻讯赶来增援的另一股夏策三匪部近千人,被担负打援任务的七团二营阻击在闾河南岸,傅腰庄内的土匪处境孤立,乱作一团。

上午9时许,攻寨各部集中火力向寨内发起总攻,很快占领了西边与傅腰庄一沟相隔的小村庄,前沿指挥部随即迁入此地。但是顽匪凭借着宽阔的围沟,用机枪、步枪疯狂地射击。战士们冒着浓烈的火力,以残垣断壁为掩体,冲向寨内。一营赵排长不顾土匪密集的子弹,带着全排战士冲到沟沿一座矮墙边,正遇上土匪扔过来的手榴弹,赵排长及三名战士光荣牺牲。由于沟宽水深,部队难以接近寨墙,于是,战士们用檩条、门板和绳子,扎成木排,强渡寨沟。许多战士纷纷脱去棉衣,不顾刺骨的沟水,强行泅渡登墙,喊杀声震天动地,渡过围沟的战士们用檩条绑成的梯子向一丈多高的寨墙上攀登,土匪从寨内把梯子推倒,部队仍无法攻进寨内。战士们急中生智,把手榴弹绑在竹竿上,拉开导火索,连续甩向匪群,匪首夏治中被手榴弹炸伤,众匪一时失去指挥。在一片混乱中,战士们乘机越墙进入寨内,展开激烈的巷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浴血拼杀,土匪抵挡不住解放军的攻势,妄图夺门逃命,又被七团事先架在寨外的轻、重机枪所阻击,匪首夏治中开枪自毙。此时,残匪惊慌失措,东躲西藏,有的当场被击毙,有的往老百姓家里钻,群众看到这些昔日横行霸道的土匪的狼狈相,人心大快,帮助解放军战士捉拿土匪。另一匪首黄子平在一间牛棚内被活捉。战斗至下午4时许胜利结束,共毙敌100余名,生擒200余名,缴获长短枪400余支,子弹2000余发。战斗中,县大队和七团20余名指战员英勇牺牲。

此次战斗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地方武装和土匪势力,致使大股土匪再不敢轻举妄动,小股土匪纷纷散伙。

(作者单位:息县县委史志研究室)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