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莉 甘哲铭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光山县晏河乡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结合乡村实际、区域特色,精准梳理、系统谋划,用活“双绑”机制,以幸福帅洼、水墨詹堂和茶香付店为示范引领,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组团连片。目前,全乡共有“双绑”利益联结主体73个,“双绑”联结1万余户,实现农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闯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农户+合作社,盘活增收存量。积极引导农民以房屋、土地、资金等资源流转或入股企业、合作社,打造高效益种植基地,将死资产变活股权、闲置资产变增收资金。2022年,帅洼村流转农户土地3000余亩,培育高端品种白茶、油茶,推动茶叶、茶油、红薯粉条、葛根粉等连片发展,规模化生产、销售,让近300户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农户+合作社”模式,让合作社得以壮大发展,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增收致富,帅洼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产业发展休闲民俗康养旅游业。“双绑”机制让乡村既避免土地荒芜化,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还让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举三得。
党建+“双绑”机制,激活优势增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构筑产业发展“桥头堡”。乡党委一方面积极对接县林茶局、农办,落实油茶种植补助政策,搭建技术支持合作连心桥,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依托“双绑”机制,唤醒沉睡的农村资源,在全乡构筑“房前屋后一亩茶”的种植格局。付店村深度挖掘茶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持续做大做强“一村一品”金字招牌,推广茶叶、油茶和苗木套种生产模式,形成油茶、茶叶、苗木“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目前,9家合作社免费为农户开垦茶园、提供良种茶苗,该村已形成“家家有茶园、人均一亩茶”的产业格局。
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用活发展变量。晏河乡党委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产业发展,将和美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再提升”相结合,助力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创品牌企业,不断壮大油茶产业、绿色经济。该乡已引进建宏中天农林发展、育才花卉苗木、乐幼园家具制造等企业落地投资,流转村组土地近万亩,以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企业形式,打造“万亩油茶园”“双千亩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形成产销一体订单合作模式,实现农户、企业“双向奔赴 互利共赢”。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