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风采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倾尽丹心育桃李 奉献韶华铸师魂


——记河南省优秀班主任、商城县高级中学教师 彭伟禄

□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 讯 员 章 雪

“用情照亮人性光辉,用心点燃智慧之光。”如此朴素的带班理念,是彭伟禄坚守了26年的初心。

26年来,彭伟禄不辱使命,用真心陪伴,用爱心唤醒,伴随着“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班训,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以灼灼青春岁月换来累累教育硕果。

心怀大爱 无私奉献送温暖

1997年大学毕业后,彭伟禄毅然放弃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大别山脚下的老家商城县,从此手执教鞭,扎根山区,教书育人。

多年来,彭伟禄任教高中物理,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要干就干好。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回到家,繁琐的班主任工作,是个累无止境的良心活。尽管辛苦,但童年的艰辛与苦涩,让他分外珍惜自己的岗位。二十多年来,他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青春和汗水换来了桃李芬芳。

关爱每一位学生,是彭伟禄工作始终坚持的第一原则。上届他所带班级有名女生家庭条件不好,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她和妹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彭伟禄知道后,为她尽力争取了高中三年各种政策照顾和社会救助,确保了三年中该生没有因为贫困影响到学习,并顺利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学生的爷爷拉着彭伟禄的手久久不松开,这位不善言辞的老人反反复复说着感谢,感激之情化作两行热泪,让人动容!2019届有位刘姓同学家庭条件不好,三年里他为这个孩子争取了近2万元的资助;孩子父亲生病,彭伟禄在水滴筹上为他筹集了一万多元。

彭伟禄对学生的爱,贯穿在每一个用心用情的细节中。冬天寒冷,他就拿着锤子给门边钉上加厚皮垫,使学生进出能把门关紧,避免进风受冻;第一排的学生,门一开一关,课桌下面灌风,他便找硬纸板裁好,钉成挡风板;为使前几排学生少吸入粉笔末,他就让学生用半湿毛巾檫黑板;每一次大考之后,都会结合成绩对全班所有学生,逐人谈心谈话,帮他们找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

把所有的精力和爱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但对于家人,彭伟禄总是满怀愧疚。从42岁就独自含辛茹苦抚养他的老父亲,他没时间照顾;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幼儿园到初中三年,女儿的成长他屡屡缺席……每每念及这些,他总是哽咽沉默。

古人云:“行胜于言。”彭伟禄就是这样,扎根基层,诚心笃行,用爱一点点擦亮人性的光辉,为学生撑起一片温暖的艳阳天。

因材施教 春风化雨助成长

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因材施教。彭伟禄坚持从做学生最好的榜样入手,言传身教,让教育润物无声。

守班的时候,他坐在台上或备课或批改作业,学生就在下面做作业;老师在用功,学生也在用功。不允许学生把手机带进教室,他就从不带手机进教室,学生们都很佩服,也很自觉。看到教室卫生没搞好,他就拿起扫帚扫,受他的影响,他所带班的教室,总是被学生打扫得干干净净,讲桌课桌也总是摆放得整整齐齐。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他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姿态让学生有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重视学生关于管理班级的意见,使班级洋溢着融洽、活泼、欢乐的气氛,让学生有一种愉悦、友爱、信任、自豪的情绪体验。同时,他还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总是用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真正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在彭伟禄眼里,再调皮的孩子在爹妈的眼里都是宝贝,是家庭的全部希望。班主任不能拿着道德的标尺去衡量学生,去谴责学生,而是用爱去感染去感化学生。2013年,有一个姓吴的孩子,进班时只有300多分,性格冲动,开学不到一周就和本班同学打架,三天两头就和同学们起冲突。但是这个孩子诚实,三年里,彭伟禄对这个孩子倾注了很多心血,在他的教育、鼓励和引导下,这个孩子最终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

高中阶段的孩子,是思想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性格上具有渴望独立的叛逆特点,如何教育事关孩子一生的成长。彭伟禄注重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压抑中解脱出来,自主地发展,在生动活泼的发展中感受到了学生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追求卓越 倾心尽力育英才

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长,让不同的孩子获得不同的成长,彭伟禄以倾心尽力的付出,在平凡的工作中执着地追求卓越,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写下了生动注脚。

“尊敬的老师,三年了,您的每一节课我都专心地听,包括您的黑色幽默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诵读。总之物理一般的我没有放弃对物理的学习……”这是一名学生毕业时写下的心里话。“敬爱的彭伟禄,感谢您这三年来对我们的教育和关爱,让我们既成才又成人。疾风知劲草,我们相信,只有您可以让我们每个人在有限的条件中发挥最大的潜能……”这是高考前班里全体学生写给他的“小纸条”。

二十六年来,从热血青年变成了学生口中的“老彭”,彭伟禄为教育事业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和汗水,甚至是健康。2022年高考结束后,颈椎早就出问题的他终于挺不住了,去武汉做了颈椎手术,医生一再嘱咐至少休息三个月,但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彭伟禄便带着颈托又回到了讲台。虽然头发越来越少、皱纹越来越多,但一站上讲台,他仍旧激情满怀,滔滔不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彭伟禄所带的班级成绩在全年级总是遥遥领先。2016年他所带的班级60人参加高考,59人考入一本,600分以上的有43人;有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人考取空军飞行员,40多人被上海交大、复旦、浙大等985院校录取;其中曹瀚同学以687分获得全县理科状元,他理综以297分位居全省第二名。2019年,他所带班的张京瀚、陈日同学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张京瀚以687分位居全省48名,班级中有38人考入985院校。2022年,他所带的班级50人参加高考,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46人考入985高校,全员考入211,创造了该校班级最好成绩。2011年,他被信阳市教育局评为信阳市“优秀班主任”;2013年10月,他被商城县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2016年,他是商城县“十佳班主任”;2022年,他获评“河南省优秀班主任”。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26年来,风雨无阻,披星戴月,彭伟禄倾尽丹心,育得桃李遍寰宇;26年来,孜孜矻矻,无怨无悔,彭伟禄奉献韶华,熔铸师魂天地间。他做着平凡却神圣的事业,他成了平凡而非凡的老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