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 车)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稳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之策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举,坚持“稳就业、保民生、防返贫”工作主线,严格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不摘”和重视程度不减、投入力度不减、工作力度不减“三不减”,多措并举解决务工就业难题,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95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696人。
实施劳务输出畅达工程。建立健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机制,拓展劳务协作对接服务,搭建线上线下招聘供给服务平台,开展“点对点”精准送工服务,优先保障脱贫户、监测对象外出务工。截至目前,全市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就业33.92万人,实现了应就业尽就业。
实施返乡创业引领工程。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把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纳入贷款范围,鼓励他们创业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19.1万人,累计创办各类经营主体14.4万个,累计带动就业111.3万多人。
实施技能培训提升工程。高标准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实现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赋能提升促就业。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共培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21380人次,完成全年任务18000人次的118.8%。
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工程。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优先为脱贫群众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6.22万人。
实施乡村人才创优工程。以“英才计划”为抓手,坚持优秀基层人才“外引+内留”“引才+引智”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培养、用好农村人才,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得到巩固,乡村振兴才能见实效。我市各地把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进一步深化已开展劳务品牌的合作和推介活动,不断探索扩大输转就业新渠道,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稳定就业岗位,维护合法权益,让务工人员留在当地,保证了就业帮扶政策高质量落实。
“技能是农村劳动力稳就业的制胜法宝,要通过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村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并结合实际需要开展康养、电商等技能培训,以及托育、护理、康养和家政等民生领域紧缺职业的技能培训,让更多脱贫家庭年轻劳动力以‘一技之长’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和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数量只增不减,及时做好人员退出和补充调整,空缺岗位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在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化旅游等基础设施项目中,优先吸纳当地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参与建设,有效扩大就业容量。”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