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市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心打造“美好生活看信阳 巾帼共筑幸福家”特色品牌,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实现“两个更好”贡献“她”力量。
思想引领共筑团结家
市妇联充分发挥信阳红色资源优势,引领妇女儿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
以“大别山女儿大讲堂”为依托,开展“巾帼心向党·喜迎(学习)二十大”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先后举办专题宣讲218场次,2.4万人受益;在信阳日报展播“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系列专栏30期,在信阳广播电视台推送“美好信阳·幸福家”专题报道12期,在微信公众号上展播“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致敬了不起的‘她’”等系列专题90期,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在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提升技能共营致富家
市妇联不断提升妇女的就业技能,积极促进妇女就业增收。
围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巧媳妇”培训计划,开展妇女技能培训6878人次,完成年培训任务115%,新增技能人才2719人,占比194%,新增高技能人才783人,占比111%。认定信阳市浉河区易就业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等10个基地为第一批信阳市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信阳“巧媳妇”培训促就业工作信息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信阳日报、映象网等主流媒体刊登。组织女科技工作者加入“巾帼创业创新专家服务指导团”,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周”“科普知识宣传服务”系列活动;打造新县“红城月嫂”品牌,注册了“大别山红城月嫂”商标,“红城月嫂”在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中荣获全国优秀就业服务项目“三等奖”。
内外兼修共建美丽家
市妇联积极发动广大家庭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传承优良家风、家教。
通过开展“美好生活看信阳·美丽庭院看我家”创建活动,培育省级示范“美丽庭院示范户”12户,宣传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村276个、“美丽庭院”示范户10703户,“好婆婆”1776名、“好媳妇”1767名,浉河区美丽庭院创建先进典型被省妇联、河南卫视在《美好河南·美丽家》报道。
持续开展寻找礼遇“最美家庭”,2022年以来寻找市县两级“最美家庭”374户,组织最美家庭参与公益活动近1500人次,信阳市妇联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共5户家庭荣获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举行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吴其濬家风家训展”,建成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家风家训馆39处,建立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家教指导服务站13个,组织120名专家成立信阳市家庭教育专家智库。线上举办“红色信阳·廉润万家”红廉家风故事、“美好信阳·幸福家”等系列精品课堂32期,开展家教公益课堂活动150余场次,受益家长8万人次。
全市中心城区共建社区家长学校177个,覆盖率达100%,全年举办活动1200余场,受益家长10万人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及家庭文明建设活动信息在信阳主流媒体刊发。
全面关爱共护温暖家
市妇联始终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为妇女儿童发展倾心尽力。
编制印发《信阳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信阳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并进一步细化分解新周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发挥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作用,指导未来十年我市妇女儿童高质量发展;以“关爱你我她·温暖千万家”“冬日暖阳”巾帼关爱活动为主题,发动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及爱心人士制作棉坐垫、手套、帽子、围巾等6000多件御寒物品送给困境儿童;组织结对帮扶为3600名困境儿童送去价值58万元物资和善款;募集“春蕾计划”善款92万元,资助特困春蕾女童958名;连续10年到光山县美锐小学举行“六一”儿童节捐赠活动,举办“少年儿童心向党”庆“六一”亲子阅读主题活动,线上4期12个视频被评为省优秀阅读视频,全市亲子阅读活动共486场、6万多名家长儿童参与,将党的关爱温暖送到广大家长儿童身边。
多措并举共育健康家
扎实推进惠民实事好事,增进妇女儿童福祉。
认真做好“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工作,筛查新生儿3.4万例,筛查率96.31%;协调省胸科医院为我市360多名儿童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为26名困难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开展免费治疗;争取发放全国、省妇联“两癌”妇女专项救助金971万元,开展2022年“99公益日”信阳市“阳光母亲”计划活动筹款80万元;联合市人寿公司实施关爱妇女安康保险服务项目,目前已有1950名妇女参与;推动各县区成立食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食育工作上下贯通机制,逐步推动信阳“食育”亮点工作形成点面结合、全面铺开的工作格局,已有188所学校开展食育教育,择优确立食育试点学校36所,被授予全国食育工作示范市。
普法维权共护和睦家
深化联动维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认真落实信访窗口接待制度,充分发挥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作用,常态化关注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网络舆情,及时解决疫情期间妇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大力培育“巾帼法律明白人”,与司法局联合开展线下培训近500场次,受益群众近2万人次;线上推出培训宣传片156期,受益群众7.8万人次;开展维权、预防养老诈骗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86次,受益妇女群众近10万人次;以实现“六防”“六有”为目标,评选出市级平安和睦家庭117户、县区级800多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36个;积极开展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活动,巩固“六防六促”专项行动成果,促进“三零”创建工作落实,走访家庭37万户次、群众63万人次,排查出长期存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家庭65个,化解63个。
建强组织共创活力家
市妇联紧紧围绕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
落实“支部联支部”活动常态化推进“1+N”模式要求,扎实开展与董岗社区的“支部联支部”结对联建活动,提供价值4.1万元的帮扶资金,协调2万元图书援建职工书屋,联办了20余场特色活动和8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9月市妇联被评为“支部联支部”文明实践月活动先进单位,联建董岗社区被评为先进社区。
在女性集中的地方新建妇联组织463个,已累计建立妇联组织1435个。认定市示范“四组一队”145个,目前已打造省、市级示范点95个。组织全市巾帼志愿服务队走进乡村开展推进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等各类巾帼志愿服务活动126场次,组织全市23529名巾帼志愿者分布在4800个疫情防控卡点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团结广大妇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发挥独特作用。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信阳市妇联将继续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履行引领联系服务职责,持续亮化“美好生活看信阳·巾帼共筑幸福家”工作品牌,紧扣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妇女儿童,动员广大妇女为“美好生活看信阳”作出巾帼贡献!
本版文字和图片由信阳市妇联提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