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与茶结缘 为爱坚守


(上接第一版)希望在茶学教学、研究和技术指导中能像郭老师那样出彩。”

同样受郭桂义影响,目前正在长沙读博的尹鹏感慨道:“郭教授真是一心扑在科研上,他的办公室和家里最多的就是茶叶相关书籍。为在实践中找到真知,他用脚步丈量茶区,信阳的茶园他跑遍了,全国产茶的地方他都去过,老师是真正把论文写在茶园和制茶车间啊!”

凭着对茶叶的热爱和严谨的教学、科研态度,近年来,郭桂义研究成果丰厚:主讲的《制茶工艺》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的《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在他的带领下,该学院茶学专业成为省一流专业,茶学教师团队为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同时,郭桂义本人也为信阳市乃至河南省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自2018年由光山县副县长熊异凡、郭桂义教授任团长的河南省茶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获批组建后,该服务团立足光山县、辐射信阳及南阳产茶区,围绕茶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帮助茶农、茶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科技的力量促进茶产业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除此之外,2022年郭桂义还荣获信阳茶文化节30年“特别贡献人物”称号。在此之前,他曾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评茶员)工作室领办人、人社部全国技术能手(评茶师)、中原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等多项荣誉。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主持制定国家标准GB/T22737-2008《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和供销合作行业标准GH/T1248-2019《信阳红茶》。

“其实,郭老师四十出头就评上教授了,但他从未放弃对茶叶的研究、对茶农的技术指导、对茶文化的传播。”张向娜说,“这些年来,郭老师大部分时间是在茶山上度过的,他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榜样!”

为何能对茶叶研究保持近40年的热情?面对记者的提问,“茶教授”不假思索地说:“一是热爱,二是责任。我要对得起茶农对我的信任,要对得起政府给我的荣誉!”

身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郭桂义目前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这次我带的建议是在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茶文化专业。因为开设茶文化专业,可以加强茶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能够增强中国茶文化自信,同时可以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让国外消费者学习和融入中国茶消费方式、茶生活方式,从而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郭桂义自信满满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