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记扬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母亲有些特别,特别是每天准时准点地守着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在她看来那是她一个人的大事。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总是认为母亲关注天气是为了方便种地,长大后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刚入伍时,在东北服役,那里的冬天很冷,寒冷大概持续半年之久。我的部队驻地在牡丹江市偏远的小山村,央视不会预报那里的天气,于是母亲自作主张每天关注哈尔滨的天气。那时单位训练量大,经常有一些夜间训练和野外驻训,使用手机的时间非常有限,有时候好几天都不能用上手机,等手机发下来时只见手机短信箱里一连串地收到母亲几十条的“轰炸”短信。
一次电话里我跟母亲汇报最近的情况,跟她讲清了最近使用手机不方便,电话那头的她着急地跟我讲了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话里话外透露着母亲对我的关心。那时我也仿佛看到皑皑的雪花,一片片地落在她的心里,却在我的心头短暂停留直至慢慢地、温暖地融化,使我在冰天雪地的训练场上感觉不到一丝寒冷。
去年探亲休假回家,吃过晚饭后我在厨房洗碗、收拾灶台,这时我的手机在兜里传来震动,我看了看手表八点多,我猜肯定是母亲的天气预报,果然……
“孩儿,你部队那边明天有雨,又要降温了,你训练时注意保暖。”
我哭笑不得地大声向母亲喊道,生怕她听不见。
“我在家呀妈,我不在部队。”
母亲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我休假了。
随着岁月的增长,母亲记性越来越不好了,但她每天向我“报告”天气预报的情况却一直没有忘过。
“明儿你那有雪,你走路要踩实。”
“明儿你那温度高,你训练时衣服不要‘脱光’。”
“明儿你那降温,你训练时里面可要多加点外‘依’。”离开家乡的这几年,渐渐地成熟长大,可在她的眼里我一直还是个孩子。我每天还是会收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或者在某个傍晚、也可能是七点半之后和九点钟之前,在字里行间每次都能读出她的关心。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爱“啰唆”的形象一直没有改变,母亲关注天气以前则是因为关注生计,自从我入伍后她关注天气则是挂念亲人,在她认为,我所在城市的天气,就是她心头的阴晴。我想这也许就是《天气预报》收视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于是,天气预报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个个单纯的数字与符号,而是藏在母亲心里最深处的温暖和远隔千山万水的眺望与守候。
前几天回家处理完事情后匆匆赶回部队,临别时母亲用力地挥着手说:“部队教育你我很放心,妈能做的只有提醒你天冷多加点衣服。”
“妈,那这次的衣服没有多个人吧。”说完连忙挥挥手笑着暂作告别。
这些年,没有太多文化的母亲,却用最“笨”的方法关注着我的冷暖,我有时劝她不必在意我这里的天气,我会照顾好自己,而她总是一口回绝说我还是个孩子。我想也罢,在母亲心中,我长再大,也是母亲的小孩子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