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治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肖磊:生死线上逆行者


□本报记者 韩 蕾

对于“拆弹”“排爆”的印象,大多数人或许停留在影视剧中紧张刺激的场面。但对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民警肖磊来说,现实中的排爆工作是比电影中更加惊险复杂的工作,每次的排爆都是在与死神共舞。从事排爆工作14年来,肖磊一次次直面死亡,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始终战斗在距离爆炸物最近的地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面对危险,肖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2018年9月17日上午,群众报警称:“市中心城区四一路文化中心门前有人投放了一个双肩包,包内可能有炸弹”。抵达现场后,肖磊毫不犹豫,穿上80多公斤的防爆服,独自提着排爆用水炮枪向未知危险一步步靠近。用水炮枪精确打穿包裹,他又用手小心翼翼地伸入内部,确定爆炸装置被销毁后,警戒解除,原本沉静的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脱下防爆服时肖磊满脸是汗,浑身湿透。

面对未知,肖磊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2019年7月16日上午,胜利路小学工地发现锈迹斑斑、标识不明、无法排除是毒气弹还是细菌弹的104枚战争遗留炮弹。为早日消除安全隐患,肖磊连续工作三天两夜没有离开现场,累了就在旁边的教室打盹,饿了泡面充饥,直到将炮弹全部挖掘整理完毕。为了鉴定准确,肖磊将炮弹用毛刷一点一点地清理干净,根据重量、外形等特征,细致地将104枚炮弹逐一鉴别分类。2019年7月19日上午11时,104枚炮弹在淮河岸边销毁场地被彻底销毁,这批炮弹从发现到销毁仅仅用了72小时。

面对死亡,肖磊始终逆行在前,义无反顾。2019年5月20日,信阳火车站北广场施工工地发现特大航弹。肖磊赶赴现场勘察后发现,这是侵华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投掷,因陷入淤泥才没有爆炸,而且航弹发现地距离京广线只有100多米,如若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必须立即转移销毁!在转移过程中为了防止航弹爆炸,肖磊主动请缨,一个人坐在封闭运输的车厢内,用双手紧紧抱住棉被包裹的航弹,时刻观察航弹状况。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路程,终于顺利将航弹运至销毁现场。起吊、安放起爆药、连线、起爆,危机最终化解。

凭借一身过硬的专业能力,如今的肖磊已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排爆安检领域的行家里手。2023年2月20日,肖磊被评为2022河南“最美基层民警”。“此次被评为全省‘最美基层民警’对我既是荣誉,也是前进的动力。”21日,载誉归来的肖磊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坚决摒弃吃老本、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进一步锤炼‘严、快、细、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与工作能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守护美丽家园,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奋斗者、见证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