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春来荠菜香


周孝春

初春的午后,我与同事到不远处的小公园散步,在小路旁边,意外地发现一片荠菜。那嫩绿的齿叶,那鹅黄的小花,那沾着温馨泥土的根须,无不溢着怡神的气息。同事把随身带的钥匙当作了挖荠菜的工具,在草丛中左挑右拣,没多久就挖到不少。这让我想起了童年挖荠菜的时光……

童年时的春天简单而又快乐。放学后挖野菜,就是我们农村孩子的“家庭作业”,只要谁吆喝一声:“走啦,挖菜去啦!”立刻,便会从各家各户里跑出一个个小小的身影,挎着小篮子,拿着小菜铲,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奔向田间、路旁、菜地、河滩。当时,我们挖的野菜,最多的就是荠菜。

荠菜是一种越冬植物,去年的菜籽儿落在泥土里,白雪皑皑的冬天,已经开始悄悄地探出一个个小脑袋来。两场春雨过后,荠菜才渐渐长大。荠菜很狡猾,匍匐在杂草丛中,叶子呈锯齿状,颜色碧绿,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挖荠菜可是慢功夫,有时候它和别的野草长在一起,挖它时很有些讲究。一铲子下去,浅了,荠菜就容易散架,不好挑拣;铲的深了,粘带的泥土多,不容易摘干净。为了不弄碎它,得用铲子挨着荠菜的根,薄薄地铲一下,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挖出来,再仔细把它从野草中分离开来,抖一抖根上的泥土后再放入袋中,所以每挖到一棵都很有成就感。

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按照各家人的口味,或炒,或蒸,或做汤,或凉拌,或蒸菜馍,或剁成馅儿包饺子,可以随意调剂。就说这凉拌荠菜吧,把荠菜择洗干净后,用开水汆一下,把沥干水装入盘中,加上姜末、蒜泥、酱油、陈醋、花椒油,搅拌后再淋几滴麻油,一盘凉拌荠菜就做好了。看上去嫩绿绿,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生生,真可谓吃在嘴里美在心里。也可以切碎,用少许油、盐炸一炸,加水,待水烧开时,把煞白的小麦面打成糊勾荧,稀稠自便,最后打上鸡蛋碎,清香四溢的荠菜汤就大功告成了。如果喜欢吃辣,再放上辣椒,熬稠点,就称其为香荠菜辣椒糊。清淡而滋味绵长,吃完后唇齿留香,意犹未尽。我母亲却喜欢将泡好的粉丝、煎好的鸡蛋饼与洗好晾干的荠菜剁碎,拌在一起,再配以葱花调料,调好成馅包饺子。咬到嘴里,清香扑鼻而来,说不出的美妙滋味。那时候觉得荠菜饺子就是天下最鲜美的食物了。

我国食用荠菜的历史悠久,诗经里就有“其甘如荠”之句。荠菜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被誉为“菜中甘草”。民间还有“阳春三月三,荠菜赛灵丹”之说。荠菜味甘,性凉;有和脾、利水、明目等效用。荠菜叶嫩根硕,茎叶清香,全菜皆可食用,风味鲜美,是绿色野味中的上品。

“惊蛰一犁土,春风地气通。”春和日丽,又是一个荠菜飘香的季节。如今离开故乡已经三十年了,看到眼前同事挖荠菜的一幕,内心深处涌动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感,牵动着我眷恋着故乡,眷恋着孩提时的伙伴,眷恋着那生在贫瘠土地上给人们以营养和希冀的荠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