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迎春)昨日,记者从市科协主席办公会上获悉,2022年,我市被中国科协评选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城市,两家单位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浉河区、淮滨县、固始县被认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科协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2022年,市科协紧紧围绕“1335”工作布局,聚焦“思想政治引领”主责和“四服务”主业,落实省科协“5610”总体安排,以全市科协系统“2515”工作安排为着力点,重点推进《信阳市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信阳市“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两张“施工图”,着力实施五大品牌行动,扎实落实15项重点任务,团结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进军创新发展主战场,为打造“美好生活目的地”贡献科协力量。
市科协着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我市传统产业和创新产业发展,全面实施“科创信阳”行动,搭建创新平台促转化,承办科创论坛集群策,围绕企业技术难题出实招,服务主导产业发展夯基础。同时市科协还实施“科普信阳”行动、“N+科普”工作模式,组建“柠檬博士”科技志愿服务团、举办防疫科普云竞赛等科普品牌活动,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注入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市科协着眼科技强市建设,实施“智汇信阳”“才荟信阳”行动,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通过智库课题研究,促进我市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汇聚更广泛的科技智慧和力量,助推科技人才成长,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2023年,市科协将紧紧围绕新时代科协组织使命任务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省科协要求、基层科协组织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待,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为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搭建舞台,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愿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