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 勇)去年以来,浉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以“主动防范、精准高效、社会共治”为目标,启动涵盖33个部门的全区数字市场监管指挥中心,以重点领域监管和信用风险分类预警为核心,以改善营商环境、加强信用监管、落实重点监管为重点,打造了“‘数字+’市场监管新模式”,实现事前有预警、事后能管控。
该局加强数字化预警和源头控制,从分类化市场准入开始,依托登记注册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外地异常投资、行业异常变动等0.53万条信息,归集涉企信息16.77万条,实现数字化预警和源头控制。打造智慧监管平台,利用全区数字监管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实时监控、统筹“数字+”,以数据化的方式呈现企业与政府各部门的互动情况,为政府各部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打造全区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线上结合线下,全方位智慧监管市场经济主体。将智网系统的“双随机、一公开”与“食品、药品、明厨亮灶、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业务深度集成,运用大数据技术激活沉淀数据资源池的涉企信息,对市场经济主体全方位进行监管,切实提升监管效率。
同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清单化重点监管模式。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联合抽查细则和工作指引,印发抽查事项清单和联合监管计划,涉及33个部门、64个领域、613个抽查事项,部门覆盖达100%。
“跨省通办”告别两地跑,“政银合作”扩大金融圈。浉河区通过全面落实线上“一网通办”,开辟网上绿色通道,实现了“跨省协同监管”,优化了“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录入体制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和处罚,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公示制度,共同构建起“数字+”市场监管新模式,打造了“审批少、流程优、体制顺、机制活、效率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