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文字的风度与骨气


——《清听》序

胡亚才

十年前,初春,周六或周日,午后,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

我们一群人正在百花园附近一处明窗净几的室内讨论信阳年度散文的来稿,忽地从室外进来一姑娘,正当我们一怔而不由自主地打量之时,她操着浓厚的罗山口音,自报家名:杨彦萍。谁说:原来是自己人。大家哄地笑了。说的也是,从2010年编辑《信阳年度散文》,杨彦萍就有作品入选,只不过,之前只见其文未识其人。于是,大家一一与之握手,还有句问候语或欢迎辞,算是认识了。我与她握手时,说了句“萍水相逢”,像是对暗号,又惹大家一阵笑。反正,那个午后,因为杨彦萍的出现,平添了几分轻松与开心。

接下来的几年里,更多地接触到杨彦萍的散文。我的感觉:她越写越好,越来越自如、从容,她从源头出发,涓涓细流流淌成波翻浪涌的江河湖海,这是杨彦萍散文写作的自觉之处。无论是亲情类写作,故乡类写作,还是文艺类写作,她的笔下都有一种回归本源的真知表现。

不知不觉,杨彦萍调进了申城,仍在认真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2022年春天,一个早过了下班时的正午,据杨彦萍说,“终于把你等着了”。在办公室里,因紧张她半天也没说明白找我干什么,末了,还是将手里的一个厚厚的档案袋打开取出一叠纸质件时,我才弄明白,她欲出一本诗画集,书名叫《清听》,让我与画家桂行创先生各写个序。我一下子着难了,当时没态度,她将诗稿留下时,我只是说我欣赏欣赏。

见空插针的阅读中,我很快就有了有别于阅读杨彦萍散文作品时的感觉,但二者脉搏与意绪是相通相连的,事实上,在不同年度《信阳散文》入选的作品中,杨彦萍有多篇触及画题,有的更是通篇为画而叙而延展。

散文《从这里到那里》:“朋友里画家居多,与他们接触久了,受他们的影响,也不时生出想用画笔表达的冲动。”

另一篇散文《那些不老的时光》:“如今,身居斗室,当有一日,无意提起画笔,试图用简单的笔墨架构一个家园,画里,一缕炊烟正袅袅升腾,像是岁月正发酵那一框燃烧的风景。”“画为心印。想必未来画出画不出的,都是我的心。”

还有一篇散文《那些仰望中的画事》中写道:“偶尔信手翻开古人画册,就发现,哪怕画里的物象形态与空间感多么庞杂,都能给人一种静的力量。这种静又如此强烈,藏着画者内心的丰盈与浩瀚,即便穿越千年,依然能够打动你。”杨彦萍用四幅图,既娓娓道来,又自然而恰到好处地构建了《那些仰望中的画事》:踏雪寻梅图、携琴访友图、寒江独钓图、山水清音图。好一派古朴清雅的风骨与气韵。在这篇文章的结束部分,杨彦萍写道:“人的一生,似乎总有太多缺憾。有时候,真的需要感谢太多的无法拥有,它能让你终于释然,并且学会把释然当成一幅画中的留白,任你仰望和想象。种种删繁就简过后,抵达一幅向往中的图景:画里有山,有水;有你,有我;还有大把大把的时光。”

由文及诗及画,再由诗及画及文,贯通读来品来,便不由自主地有了对杨彦萍诗画集《清听》言说几句的自觉。

不知缘于何故,我读《清听》的总体感觉时,我始终坚持地想到了“风骨”一词,可能是因为“风骨”一向被用来衡量文学作品的格调与品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重风骨,文同样重风骨。风骨一词分解开来,该是风度与气质、骨气,此时此地,我更倾向于风度与骨气,其风度源于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培植,其骨气则来自对大义的忠诚以及对大道公理的坚守。杨彦萍诗中之风骨并未呈现我们耳熟能详的“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依凭与标识,亦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呐喊、奔走和承诺,而是颇有几分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底蕴和基调的风骨。在生活与创作之间,杨彦萍的诗以光风霁月般的风骨,从俗世走向审美,从庸常走向良知。

当下,在承平环境中和安逸氛围里,许多人习惯于缱绻与慵懒,浮躁的生活逐步磨蚀了风骨的棱角,寡淡的日子日趋抽空了风骨的根底,风骨似乎成了一种难觅踪迹的空谷绝响。正鉴于此,在读杨彦萍《清听》时,从诗行里闪跃出的朗朗乾坤、中正自持、守身如玉的风度与骨气,以及对独具美学精神的热爱、铭记与传承,深深触动了我,感动了我,真正令我欣慰之处,欣赏之处的,正是这本看起来并不是多么令人起眼的小册子里有诗,还有远方。

那么,如此说来,《清听》该听什么?如何听?我意为听山水清音。

要首听《清听》诗画的节奏。《清听》通过笔墨的韵律、乐感、趣味、情致等节奏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审美直觉与审美感悟,体现于《清听》中的个体诗篇与画面上的笔墨的浓与淡、干与湿、虚与实、阴与阳、向与背均散发出一定的律动,它们相互配合,互为章理,给人以想象与遐思。

譬如《窗外的梅》

我总觉得 那天亲手碰到的

一定不是雪而是

梅的骨头

否则 寂静中

庭院深处的旧事

不会显得如此幽独

想起那位守在故园的友人

她画的梅从来只画魂

仿佛要从今世

飘到来生

此时此刻

她会不会也像我一样

无意翻出诗经 以孩子的目光

读读停停

赞美声中

窗外的梅

开得那么认真

其次,要听《清听》诗画的灵逸。杨彦萍的诗画作品笔简墨精,她没有对审美物象进行事无巨细的描绘,而是有取舍,抓住最能表达本质形貌特征又高度契合她内心的东西,从而达到见一叶而知秋的效果,如此,《清听》之笔与墨以一当十,在有限的语言中揭示出无限的心象。

譬如《鸟窝》

好想住进去

像鸟一样

凝视

远方

或者沉默

或者飞翔

其三,要听《清听》诗画的营造。杨彦萍以逸淡雅致为宗,以大别山画风美学为依托,在灵逸、秀淡、润泽的笔墨中营造出自然、清新、天趣之风骨,抵达超脱意境与独特面貌的山水清音。

譬如《旧意》

习惯用木梳子梳些旧的句子

来打发傍晚时光

或者趁着天黑

虚构一片山水

里面住着我全部的亲人

他们笑声朗朗

这样 面对愈来愈黯淡的命运

因为有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

如果说在杨彦萍的笔下,《清听》展现的是诗作之笔、画作之笔并行不悖后的诗与画水乳交融的场景(但最终一定是诗意的呈现),那不过是因为她或许还没能意识到自身在下定决心去文字突破抑或美术突破然而又均不够自信之间摇摆不定,进而还没有找到一种更合适的写作方式抑或一种更合适的作画方式,但我宁肯倾向于《清听》是本诗集而非画册。因为,二者虽自古一家,殊途同归,但毕竟属性功能有别,若分寸拿捏有误,则必然互有损伤,至少,会相互挤占思想的空间、想象的空间,顿变广阔无垠为逼仄狭隘。好在散文的杨彦萍,画家的杨彦萍,更是诗人的杨彦萍,实现了较为从容的把握:画是诗的天地,诗是画的灵魂。

作为一个散文作家,散文已写得很像模像样了,但杨彦萍不满足,高低还要写诗,这是她心性使然,可能,她觉得单是散文文体不足以将她内心深处的那片柔软与额头明亮的那块坚硬有机地榫卯在一起去表达。

如此一想,我释然了,并且,我期待也相信杨彦萍怀揣着文字的风度与骨气,在诗歌创作之路上不断前行,虽然途中充满艰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