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桂芹
多年来,为解决三农人才匮乏难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促进人才下沉,为农村农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步入新时代,我国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但在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由于“高层次人才”在农村的不适用、不实用而带来人才浪费和低效率问题。
而在乡村振兴路上,还有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正在带动农民发家致富,进行创新创业示范。他们更加熟悉本地风土人情,心系农村,情系农业,凭借自己扎根农村多年练就的劳动生产技能,在振兴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如何落实实施,如何有效培养并用好乡土人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宏观角度破除制约乡土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甄别、选拔和激励“土专家”“田秀才”成长成才的评价体系。二是全面培养具有现代文化观念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三农基础理论和必要农业技术技能,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乡村实际需求的新时代农村实用人才。三是定期开展农业生产与经营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涉农专业培训、政策培训,以及乡村文化、产业结构、技能提升、气候地理环境、农技推广传播等。四是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现实需求,提供“走出去”学习交流与调研考察机会,开阔他们的视野,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了解农村、理解农民、热爱农业的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创业领头羊和乡村致富带头人。五是加强乡土人才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注重典型人物的宣传举荐,激发其创新动力,更好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