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务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解企忧 办实事 添活力


市总工会亮出“三服务”大比武成绩单

本报讯(记者 殷 英)推荐用工岗位2万多个,筹集366.22万元帮扶困难职工,新建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46个,发展新业态劳动者工会会员11508人……近日,市总工会亮出“三服务”大比武成绩单。成绩背后,是市总工会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市委“1335”工作布局,主动站位全局,以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和突出办好“十件实事”为抓手,全力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基层,推动工会整体工作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

多措并举助企业纾困解难。市总工会高度关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返还市直181家小微企业工会经费90.15万元。积极开展消费惠农助企活动,鼓励基层工会在开展会员节日慰问的基础上,按每人800元标准为工会会员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全市各级工会通过832平台、豫扶网、河南惠农网,采购农产品3587.54万元。全力服务企业用工需求,举办“春送岗位助企招聘”活动,214家企业、6500多个岗位进场招聘,并带动县(区)工会举办类似活动13场次。围绕“人人持证、技能信阳”需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教育、医疗、供电、烹饪等行业开展技能培训(比武)48场次,帮助2000多人提升技能等级。

在助企纾困的同时,市总工会还倾注真情帮职工排忧解难。高度关注职工群体思想动态,聘请2名法律援助(顾问)律师,先后开展法律宣传16场次,解答职工、农民工法律咨询868人次;指导47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运输、旅游、餐饮等企业签订集体合同,覆盖职工近2万人。筹集资金366.22万元,慰问困难职工2049余人次,其中重大疾病职工415名,发放救助金90.02万元。时刻关注户外劳动者身体健康,新建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46个,为户外劳动者配发防暑降温物品23万元。

此外,市总工会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增添基层组织活力。主动融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范畴,新建工会组织242家,筹集28万元对14家村(社区)基层工会进行改造提升,最大限度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创新实施新业态“4+1”建会模式,吸纳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业态劳动者工会会员11508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