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走出直播新路子 助农鼓起“钱袋子”


□本报记者 李 凯

“欢迎大家来到邢集镇助农公益网络直播间,这次带来的是槐花蜜,是我们镇的土特产。槐花蜜气味清香,味道甜而不腻,网友们可以根据喜好进行选购……”昨日,在平桥区邢集镇公益助农直播间,一场让观众身临其境的网络直播活动引起了众人围观。

长达1小时的现场直播吸引了大批粉丝,网友们纷纷就邢集镇的土特产、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红色旅游资源等进行了互动。

记者在直播间看到,两位网络主播和网友们热情地互动,桌上满是邢集当地的土特产。在网络时代下,直播带货的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让更多的人用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到当地土特产,开拓了新的消费空间。

今年7月,邢集镇自发成立了一个名为“天目古镇”的电商公益团队,本着积极帮助群众走出农特产品滞销窘境的同时,守好百姓的“菜篮子”。

“天目古镇”电商公益团队采取“镇长+主播”的模式进行直播带货。在直播中,邢集镇副镇长王威化身“主播”,又兼职“导游”,介绍产品的同时将邢集镇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经济发展、农业物产巧妙地穿插其中,让大家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当地的优美风景。

1985年出生的徐娟,是土生土长的邢集镇人。接触网络直播已经有3年。当初是因为看到网络直播带货很火,随后自学电商营销。为助力家乡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她便决定尝试直播带货。

“我们的农副产品深受顾客好评,土特产久负盛名、质优价廉,但深藏闺阁。所以我就想利用网络,进行直播带货,让更多的人了解邢集的土特产。”谈起直播的初衷,徐娟坦言道。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村民销售渠道受限、物流运输困难……各种缘由致使很多产物出现了滞销的情况,特别是农副产物滞销最为严重。”王威表示,“直播带货既是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也是以实际行动助农惠农。这样可以将邢集的优质产品、美好人文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邢集、关注邢集,为邢集的发展增添助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