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擘画美好生活新蓝图


——平桥区平桥街道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侧记

本报记者 张 勇 刘远强 通讯员 丁 珂

今年以来,平桥街道党工委紧扣“1335”工作布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主动作为、先行先试,不断探索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模式、新路径,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抓好五个第一

牢树治理“主心骨”

平桥街道成立了党建统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党工委书记深入调研、专题部署、亲自督办。制定出台《平桥街道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将网格化管理办公室与社会治理室整合,由党工委副书记牵头抓总。

同时,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印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学习读本》100余本,召开培训会、推进会4次。按要求进行组织重塑,制定《平桥街道十大模块设置方案》,现有各机构纳入十大模块归口管理,社会治理室统一指挥。规范社区“两委”成员分工,优化“两委”班子配备。目前辖区14个社区“两委”成员全部为7人以上,大专以上占比47%,40岁以下占比51%,为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强化人才队伍储备。

建牢两个阵地,构筑治理“桥头堡”。为夯实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基础,平桥街道坚持“线上线下”两个阵地统抓。

线下抓好“两中心一队一室”阵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实现了“四化”,即窗口规范化、流程标准化、人员技能化、服务优质化。按照“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的工作要求,定期开展培训和技能比武,配齐配强窗口服务人员。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工作责任制、办结下班制等各类工作制度。同时,网上办、码上办和现场办相结合,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面积达330平方米,总投资15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三室一厅”,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1人。合理调配办公用房,实现前厅后院,做好工作必需的经费保障,围绕“平安、和谐、稳定”工作主线,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在大厅一角设小型会客吧,与来访群众近距离交谈,能直接协调处理的,第一时间协调办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拥有执法人员51人,配备6辆执法车,规范设置“七室一库”,办理案件400余件。社会治理室面积140平方米,与党建馆相融合,设指挥调度区、会商研判区和会议区,配备显示屏、会议桌椅和其他办公设施。由党政办、党建办、公共服务办、综治中心、网格办等部门齐抓共管,在辖区划分100个基础网格、4个专属网格,配齐62名网格长、104名专职网格员、104名兼职网格员,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线上抓好“智慧平办”平台建设。为了更好地构建“五化”治理体系,实现流程数字化和指挥一体化,投入200余万打造“智慧平办”,即街道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数字化管理平台,涵盖了随手拍、政务咨询、便民服务、党建引领、综合治理、宣传中心、物业管理、智慧地图等多维度的功能模块,可以实现数据分析、民意受理、问题交办、活动展示等功能,并为专职网格员配备了移动终端。截至目前,已采集录入辖区常住人口10万余人和5000余栋建筑物的基础信息,实现简易事件的街道内闭环流转。

平桥街道先行先试建设运用“智慧平办”工作,得到市区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专班高度认可,其精细化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在市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交流上专期刊发,目前被定为全市数字赋能事项流转试点单位,试点运行“三个闭环处置”“基层吹哨、部门报到”“上通下达、快捷高效”等机制。

用好三个抓手

吹响治理“集结号”

今年以来,平桥街道党工委在“五星”支部创建中,屡出实招。

一是强化领导精准定“星”。该街道党工委举办专题培训会3次,成立了工作专班。二是科学谋划扎实谋“星”。实行“三包责任制”,即科级干部包社区、分管领导包任务、相关部门包指标。开展“逐社区观摩”活动,通过实地查看、现场点评和测评打分的办法,为各社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把脉问诊,督促社区对标先进、互帮互促。三是突出特色合力创“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辖区资源优势,打造创建特色亮点。东平湖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市委办公室多次开展“文化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以扎实的举措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争创“幸福和谐星”;世纪广场社区利用世纪广场的地理优势,多次开展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活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争创“平安法治星”。四是广泛宣传全民助“星”。线上通过借助“平桥街道微宣”等媒体平台和微信群,线下利用“五星”支部创建版面、党员进社区宣讲等形式,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支部联建聚合力。该街道立足自身实际,统筹谋划安排,全面及时部署“支部联支部”活动。辖区14个社区与16个市直单位分别结对,科学商定共建项目,以“三个一”为抓手,即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举行一次主题活动、共商一次实事清单,开展了反电诈宣传、饺子宴、防汛应急演练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共建活动,营造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员报到践实事。今年以来,该街道党工委不断指导各社区支部与区直单位加强联系,结合每月10号“党员活动日”活动,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环境整治、健康义诊、法律政策科普、关爱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在职党员达14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

聚焦三个方面

凸显治理“真成效”

聚焦企业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紧扣“抓党建促发展”工作主线,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1+1+1”模式(一名联系领导+一名联企干部+一家企业),党员干部发挥先锋作用,带头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积极联系辖区企业,严格落实“13710”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落地企业和项目明确专班、专人全程服务,更好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城市建设,美好生活初见成效。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环境品质、文化品质和服务品质上下功夫,致力打造居者心怡、来着心悦的花园城区。聚焦群众需求,把“党建引领+智慧城市”模式引入辖区88条背街小巷、14个社区和350余个小区楼院。今年以来改造老旧小区45个,累计拆除违建房棚39000余平方;拆除围挡24300余平方;平整土地900余亩;播撒草籽花籽、栽植乔灌木等各类绿化面积72000余平方,累计新增临时停车场5处。新建设街角游园6处,城市书屋1个。计划打造城市书屋和“美好生活街区”各3个。

在城区建设过程中,平桥街道既建好城市的“面子”,又抓好城市的“里子”,综合考虑地下管网改造,切实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城区。曾经环境脏乱、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蝶变为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往日垃圾遍地、拥堵不堪的胡同街巷,化身为高颜值、高内涵的“网红打卡地”,从街头巷尾到居民楼院,“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全面铺开。现在的平桥街道“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宜居宜业”已成为现实。

聚焦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坚持“项目为王”导向,着眼于早、立足于实、服务于细,积极推进辖区项目建设,续建、在建、拟建项目20余个。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狠抓实体经济不放松,上半年,累计完成税收1.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5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45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亿元,四上企业入库2个,现有四上企业达到56家,规模以上工业(含大唐数据)增加值35436万元,累计增速35.4%,大部分经济指标都走在了全区前列,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美好生活看信阳”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平桥街道将持续抓好‘五星’支部创建,坚持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营造比学赶超、竞相出彩的良好氛围,以高质量党建擘画美好生活新蓝图。”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郑明辉如是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