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特约记者 姜 询
“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首先要从监督开始。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要做深做实做细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
重任在肩,无问西东。党的十八大以来,信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推进自我革命,定位进一步向监督聚焦、责任进一步向监督压实、力量进一步向监督倾斜,以监督实效为建设“两个更好”示范区、美好生活目的地增光添彩。
突出政治监督 胸怀“国之大者”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我们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聚焦现代化信阳建设开展政治监督,把‘国之大者’‘省之要者’‘责之重者’落到实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卢锡恩说。
市纪委监委围绕“三新一高”重大战略实施、疫情防控、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十大战略”推进情况等8个方面,细化监督内容,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件件落实、事事见效。
从开展整治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整治社保基金管理到深挖地方债领域腐败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心怀“国之大者”,突出问题导向,推进专项监督精准化,坚决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全市专项监督共处置问题线索905件,立案51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4人,我市粮食购销、金融系统专项治理工作均居全省第一方阵,为全市实施“1335”工作布局提供了坚强的纪法保障。
做实日常监督 推动全面从严
日常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在“常”“长”二字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强化案件查办的同时,更注重做深做实日常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使监督有力有效。
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完善以“一把手”监督为重点的监督体系,实行违规干预记录、问题直报、“一把手”约谈等10项具体措施,建立“一把手”向纪委常委会述责述廉制度。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与市直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谈心谈话633次,参加市直单位民主生活会149次,更新完善了1300余名市管干部廉政档案信息。
着力破解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会议、迎检少了,工作效率高了,花在干事创业上的精力多了!”这是我市基层干部的普遍感受。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落实市委“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要求,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8起,其中处分134人。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化解13年问题楼盘信访积案,圆满解决信访反映法拍房不翼而飞问题,针对9.3万户群众的用水用电问题开展“一户一表”改造工作专项监督,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美好生活看信阳”的正能量。
着力破解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问题。市纪委监委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持续打造“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截至目前,该平台上传村务信息42.7万余条,受理群众投诉和留言6.63万条,已办结6.52万条,办结率98.4%。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接收反映农村(社区)干部信访量持续下降,2021年同比下降52.26%,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3.92%,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提升监督效能 形成监督合力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通过整合监督力量,优化监督架构,健全监督机制,构建完善“内四纵五外九”大监督工作格局,真正实现监督职责再强化、监督力量再融合、监督效果再提升。
在联动协同上下功夫。对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加强“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意见,市纪委监委探索推动“四项监督”在决策部署指挥、监督力量统筹、措施手段运用、监督成果共享等方面更加协同高效,通过持续完善“室组地巡”协同监督、“室组地”联合监督办案机制等,完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努力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全面覆盖的“一盘棋”监督格局。
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针对监督的短板弱项,市纪委监委积极推进市管企业和院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分管领导定期约谈派驻派出机构主要负责人、派驻派出机构向纪委监委报告工作、主要负责人述职等制度。推进管理区(开发区)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健全完善管理区(开发区)纪检监察机构。制定《关于推进监察职能向市管管理区、开发区延伸的实施意见(试行)》,为监察职能向管理区(开发区)延伸提供了制度保证。
在巩固成效上下功夫。市纪委监委把以案促改置于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去谋划和部署,放到所在系统、行业、部门的政治生态大局中去考量和把握,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作风问题、管理漏洞、制度空隙、监督难点,坚持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推动个案整改向专项治理拓展,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效。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0份,推动建立完善有关制度规定1786项。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市纪委监委出台容错免错事项备案实施办法,有效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238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211人次,占总人次的54.1%,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激发干部在“美好生活看信阳”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牢记奋斗路,砥砺新征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牢记重托,勇担使命,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奋力谱写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服务保障“美好生活看信阳”的绚丽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