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 释放行政执法温度


我市举行“纵深推进柔性执法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记者 邹 乐)10月14日,信阳市“纵深推进柔性执法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新闻发布会在信商之家新闻发布厅举行,向社会发布当前我市全面推行“四张清单”制度和推进行政柔性执法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以往“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以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方式为抓手,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不断释放行政执法的温度和善意。

据市法治办主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饶祖明介绍,今年6月,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即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和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目的在于帮助行政相对人自觉纠正违法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不予处罚事项清单的范围: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纳入从轻或减轻处罚事项清单的范围: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或诱骗实施违法行为;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或其他具体情形。纳入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的范围:对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及时纠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据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向阳介绍,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对“四新经济”开展包容审慎监管的探索和实践,率先在全市推行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即柔性执法“三张清单”制度,也出台了系列配套措施,规范柔性执法的实施方式和实现路径。今年上半年,经补充完善,将原136项的“三张清单”调整为144项的“四张清单”。推行柔性执法3年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集中组织行政约谈62场4200余人次,个别约谈722人次,开展行政指导2808起,免予行政处罚924起,从轻处罚428起,减轻处罚40起,最大限度为市场主体减轻了负担。

发布会上,新闻媒体记者还就我市推行柔性执法工作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行政执法机关在制定和适用“四张清单”过程中如何落实规范自由裁量权要求等进行了提问。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