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路丙辉:陪学生走好人生路


□新华社记者 刘美子

“百年‘船’承,千秋伟业。”新学期伊始,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登上讲台,他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强渡大渡河的木船、渡江战役中的帆船等具有代表性的船模,串联起恢弘壮阔的中共百年党史,学生听得专注入神。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多年来,路丙辉带领教研室成员着力在创新上下功夫,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通过“讲谈读做”相结合的形式,将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社团工作相结合,将课堂传授与朋辈教育相结合。

“思政教育其实是极具亲和力的教育。”路丙辉认为,用心用情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思政课打动学生的“秘诀”。

他的办公室墙上,醒目挂着“社会不等你成长”7个大字。这里头有个小故事:2016级几个同寝室学生不思进取、情绪消极,路丙辉当着这几个学生的面,将这7个大字挂在了办公室,几位学生深受触动。如今,他们都已顺利毕业,字却留了下来。

“师生之缘,是一次温暖的陪伴。”路丙辉说。

一间教室,一个主题,一名教师,一群学生,各抒己见,畅谈人生……自1992年起,路丙辉将思政教育从课上延伸至课下,搭建起思政教育辅助平台“丙辉漫谈”。

“大学教育的价值在哪里”“考研、就业,到底怎么选”……“丙辉漫谈”收集的“高频”问题,让路丙辉看到了大学时的自己,坚定了把“丙辉漫谈”办下去的决心。

刚收到保研拟录取通知的大四学生黄博文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性格内向,只是埋头读书,不愿参加社会活动。在路丙辉教授引导下,他从“丙辉漫谈”的听众成为学校社团负责人,性格变得开朗自信,收获了理解和友谊。

350多期的陪伴,累计10万多人次现场参与,20余万字网络笔谈,微博阅读量达2000余万次……“丙辉漫谈”浸润学子心田。

向传统文化延伸、向企业延伸、向社区和农村延伸,讲好“行走的思政课”,是路丙辉的追求。他连续多年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带领学生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作调查,去乡村振兴一线写报告,赴革命老区学党史,进基层社区办宣讲,收到很好的效果。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荣誉等身的路丙辉心里,“老师”二字的分量最重。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后,他更感使命在肩:“我要继续推进‘大思政课’,做一个温暖的老师,陪学生走好人生路”。

(据新华社合肥10月1日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