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共赴诗和远方 尽享文明生活


□本报记者 戴子翔

“今年‘十一’期间,我和家人选择就近旅游。今天去了鸡公山、南湾湖,明天再去新县玩一天。一边走一边看,感觉家乡的山水越来越美。作为游客,我们还要按照文明旅游的行为规范保护家乡每一处风景。”10月1日,来自羊山新区的陈永明深有感触地说。

在鸡公山、南湾湖,每一处文明宣传标语都在时刻提醒过往游客,每一名带团的导游在旅途讲解的同时,总是向大家宣传文明旅游的有关规定。“作为一名导游,文明旅游一直是我们向游客传递的基本内容。现在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非常强,旅游的文明素养也非常高。刚才有位游客还和我讨论了生态保护的话题。”10月3日,鸡公山景区的一名导游高兴地说。

今年“十一”假期,记者还在震雷山风景区看到,不少游客爬山时自带了环保袋。说起这事,来自罗山县的游客于大伟告诉记者,自备环保袋已成他们全家出游的“标配”。“孩子在学校学到了文明旅游知识,出门旅游总是提醒我们要自带环保袋装垃圾,这让我们很受感动。无论是文明旅游,还是保护环境,都要坚持从娃娃抓起,这对孩子成长大有帮助。”他自豪地说。

“当下,文明旅游已成为来自省内外游客心照不宣的共同行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以他们的文明行为影响着大人的生活方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明旅游必将成为旅游途中最美的风景。”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