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陈志伟围绕如何增进民生福祉回答记者提问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发力 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10月8日上午,在“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信阳专场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志伟围绕如何增进民生福祉回答记者提问。

陈志伟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老区,让信阳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十年,我们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发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兜住底,做好就业、救助、低保等基础性工作。我们大力支持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实施“万名学子回归工程”,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十年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99.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8万人,基本实现城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稳定就业。过去十年,各级财政累计支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105.66亿元,年均保障低保对象、特困人员41.84万人,托起了困难群众的幸福底线。

●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质量,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127所,在校生164.7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3%、比十年前提高18.9个百分点,全市10个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认定,高中教育质量走在全省前列,空军招飞连续10年居全国地市级第一。近期,我们成立了5个基础教育集团,统筹教育资源,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高标准谋划建设“雷山匠谷”职教新城,聚力打造大别山区域职业教育高地。我们积极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健康信阳15项行动计划,8个县区紧密型医共体全部实质运营。深入探索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大力推进社区养老,农村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戴畈模式”荣获全国改革试点优秀等次。为丰富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大力推进体育设施补短板,完善15分钟健身圈,实施“全民阅读·书香信阳”工程,建设“两个更好”城市书屋,群众在阅读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剪纸、书法、信阳茶等传统文化,现在书屋已经成为群众学习休闲的新去处。

●厚植生态优势,推进生态惠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作为应有之义,空气质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今年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市,下定决心在全省率先实现环境空气质量全域“二级达标”,推进全市45个考核断面水质“保三争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守护好老区的蓝天碧水净土。保护与发展两手抓,带领群众发展乡村游、民宿游,让更多群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

陈志伟表示,我们将继续办好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让信阳老区人民生活更为富足、更有品质、更加美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