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杨 张泽林
1938年8月抗日战争形势十分紧张,日本侵略军自皖西进犯固始、潢川后,又沿信(阳)潢(川)公路西犯信阳,企图切断平汉线直接进逼武汉。息县县城遂成为日军西犯途中的必侵之地。
面对这种紧急局势,中共息县县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在河南省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简称战教团)豫南分团协助下,先后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息县旅外同学返乡宣传团、息县各界抗敌后援会、抗日救亡宣传服务团等组织,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共河南省委、豫东南特委下派干部指导下,举办抗敌青年训练班,培养骨干力量,到农村去建立游击区,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党组织尽最大努力采取应变措施,一方面通过驻扎息县、我党掌握的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第一大队第三中队(简称政三队)监视日军动向,另一方面组织县城群众随时准备转移。
9月20日下午,日军岗田支队约200人,由潢川沿淮河向息县县城侵犯。国民党县政府及拥有近千人的国民党息县自卫团,发现日军后,慌慌张张地对空虚放几枪就逃往乡下。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息县县城。
日军占领县城后,在城乡肆意烧杀奸淫,血债累累。野蛮凶残的暴行,激起息县军民的强烈反抗。
此时,国民党息县政府已迁至县城西北15千米的路口冯围孜,中共息县县委以政三队队员为骨干,在彭店组建起60余人的区中队,开辟出彭店抗日游击区。日军遂把路口及相邻的彭店一带作为“扫荡”的重点方向。中共息县县委指示,由担任彭店区区长的共产党员李鸿渠,组织抗日武装,在日军前往“扫荡”时,注意侦察敌情,伺机打击敌人。
10月6日上午,日军“扫荡”路口、彭店的消息被我抗日军民获悉,为了反击日军“扫荡”,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彭店区党组织按照县委指示,组织区中队等当地群众武装,联系正阳县抗日武装,决定设伏狠狠打击敌人。县委为了配合这次战斗,同时安排政三队的部分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在县城周围密切监视日军动向,其余队员集中到城北约20千米一带集结待命。
息县、正阳两县的抗日武装,合兵一处,预先埋伏在彭店北2.5千米处的道路两旁,利用靠近莲花港的有利地形,伏击前来“扫荡”的日军。时近中午,当30余名日军骑兵大摇大摆进入包围圈时,息正抗日武装突然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日军遭到突袭,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经过激烈战斗,日军丢下10多具尸体后逃回县城。
彭店伏击战的胜利,大灭了侵息日军的威风,大长了息正两县抗日军民的志气。在此之前,张陶、关店等地的农民抗日武装纷纷组织起来,同“扫荡”的日军展开游击战,不断袭击零散的日军,使日军惊恐不安.至此,息县抗日军民共打死打伤日军20余人。在息县军民的英勇抗击下,7日,侵息日军在城关北街菜市场将其一些伤兵烧死后狼狈撤离。政三队于当天收复县城。
(作者单位:息县县委史志研究室)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