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出台《信阳市政务服务条例》
本报讯(记者 曹新俊)8月31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对《信阳市政务服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进行了一审,拟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推动解决政务服务工作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满意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服务改革的进程和水平。为推动解决政务服务工作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同时,也为了把前期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固化,制定《条例》极为迫切。”在谈及《条例(草案)》起草的必要性时,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冯桂荣介绍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给全力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提供更加有力的政务服务环境保障,经报请市委同意,市人大常委会增加《条例》为今年立法审议项目。在《条例(草案)》起草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政治引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序推进《条例(草案)》起草的各项工作。
《条例(草案)》共分六章。其中第二章“政务服务建设”主要对政务服务场所建设、网上平台及移动服务端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基层便民服务、大厅人员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第三章“政务服务办理”,主要从整合大厅进驻事项、集成化办理、特殊环节、自助服务、跨区域通办、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证明事项清理、数据共享、电子证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第四章“政务服务监督”,主要从线上线下咨询投诉处理、社会监督、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政务服务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条例(草案)》起草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立法破解实际问题。如,针对线上政务服务平台体验感不佳的问题,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升线上政务服务能力,加快数据共享,强化电子材料使用,实现“一网通办”;针对办理不动产登记等涉及多部门办理问题,明确要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条例(草案)》注重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做法,如我市组建“红色店小二”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提供“一对一”服务的模式,在法条中作了相应的规定。《条例(草案)》还落实改革精神,前瞻谋划创新举措,全面推进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 24小时自助服务向村(社区)、商场、银行等场所延伸等,一系列举措将为重塑我市政务服务提供保障。
据悉,《条例(草案)》一审后,将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