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务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用心写好“双减”工作“三张答卷”


□本报记者 袁 野 通讯员 孟 辉

“双减”实施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锚定市委“1335”工作布局和“着力品质生活引领,基础教育树信阳品牌、全省领先,建设教育强市”的工作目标,准确把握方位,正确分析形势,锚定发展目标,补足发展短板,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用心写好“双减”工作“三张答卷”,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统筹协调,做好民生答卷,提高推进“双减”工作协同性。信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从先行、示范的高度,坚持“治乱、减负、防风险”与“改革、转型、促提升”并重,打好“双减”攻坚战。建立了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孙巍峰和市政府副市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杨淑萍共同担任组长的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了《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工作规则》,明确22个市级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和阶段性工作任务清单,构建权责明晰、高效协同的“双减”工作体系。市教体局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配齐配强工作力量。通过建立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综合服务平台等系列组合拳,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194所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工作,受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予以肯定。全年组织两次全市教育督导,把落实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作为“双减”工作的有力抓手,坚持把对标要点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和“红线”。全市523所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我市的做法先后被央视、河南卫视、半月谈、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报道,课后服务工作被评为“全市群众满意度高的实事”。

突出工作重点,做好育人答卷,始终坚持“双减”工作系统性。为了避免“双减”工作呈现出运动式、阶段化和形式化,信阳市出台了“双减”工作总体方案、校内作业减负和校外培训减负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为全市“双减”工作深入推进提供政策支撑。在“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方面,采取全域同步推进,通过坚持“五个必查”(机构数量必查、经营情况必查、员工资质必查、学生参与必查、举报线索必查),确保摸清底数,找准问题,为专项整治夯实基础;“三个必看”(街道、乡镇每日查看、联合专班机动查看,领导小组重点查看),做到巡查发现问题、联查处理问题、督察反馈问题,形成多部门联动、多层次协同、全时段覆盖的立体整改治理网络;“六个日报”对重要工作、重要进展、重要舆情、重大问题、重大风险、重要典型每天进行汇总研判,及时监控涉稳风险、减少隐患等工作措施,促使县区之间缩小治理效果差异,有效避免部分县区“盲目跟风”走形式的敷衍了事,通过狠抓落实,逐步推进我市校外培训机构的全面治理,以创新的、特色的治理措施促进全市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

着眼长远发展,做好改革答卷,持续提升“双减”工作精准性。会同发改、财政、人社、市场监管部门制定落实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和收费管理办法。各学校“一校一案”制订安排课后服务内容,将体育、美育、德育、劳动教育、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团等工作融入其中,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打通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在中秋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集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现场取缔违规校外培训机构151所,责令关停18家,责令整改419所,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培训行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