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经济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平桥区:产业振兴扮靓乡村底色


□本报记者 张 勇

盛夏时节,平桥区邢集镇周楼村油葵种植示范基地,一株株金黄色的油葵花在阳光照射下,竞相开放、花香四溢,绿油油的油葵叶与金灿灿的油葵花朵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油葵花期大概持续一个月,可观赏拍照,也可作为花材供给各类鲜花店。成熟的油葵含油量高、出油率高,榨成葵花子油对外销售,农民每亩地增收5000元左右。目前,仅油葵种植产业一项,能为村集体年增收5万余元。”该镇党委书记殷明说。

今年以来,邢集镇将美丽乡村建设同生态建设相结合,聚焦农业“产业+”发展链条,调优农业种植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尝试推行“花海经济”和“农业+文旅”发展新模式,扮靓乡村颜值。依托油葵观光、荷塘采摘、果园体验观光等项目,力促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观光产业双丰收,让农旅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平桥区甘岸街道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振兴目标,打造“蔬菜之乡”,依托“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产业。该街道二郎繁高合作社、徐堂鑫科合作社等,通过务工、租金、股金等形式,带动239户农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同时,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通过发展大棚蔬菜、食用菌、迷迭香种植,引领父老乡亲致富增收。该街道的“遇见江南”田园综合体项目,覆盖辖区脱贫户239户,年分红共计45万元,作出了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大文章。

近年来,平桥区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谋篇布局乡村振兴产业,不断扮靓乡村底色,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完善新机制,依托“合作社+农户”模式,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户收入;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通过发展蔬菜、林下经济等,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满,实现乡村旅游和巩固脱贫有机融合;创建“党建+产品”种植模式,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着力在乡村振兴上扛旗。通过推进绿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