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斌
平桥区深入学习贯彻全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统战部“11374”工作部署,探讨谋划平桥区2022年统战工作思路,将2022年定为“基层统战工作提升年”,以“四进”为目标,即进乡村、进社区、进园区、进高校,完善机制、建强基地,全力推进“1234”工作计划,着力构建“党委领导、统战赋能、基层发力、三级联动”基层统战工作新格局,打通统战工作“最后一公里”。
围绕“一条主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立足于筑牢信仰之基,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统一战线献礼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活动,引导统战成员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于凝聚发展之智,用“美好生活看信阳”的美好蓝图坚定信心、增强斗志,支持各民主党派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持续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指导宗教界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等活动,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强大正能量。
打造“二个品牌”,助力基层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打造“同心工作室”。以“智慧统战”为抓手,充分整合乡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资源,集成多党合作、民营经济、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侨等统战元素,试点打造“硬件有保障、工作有标准、联系有机制、成效有评价”的“同心工作室”,助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二是打造“统一战线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在现有的实践创新基地的基础上,采取“先试点、再示范、后推广”形式,选树打造新的基层统战工作示范基地,做到“乡村有特色、社区有品牌、园区有中心、高校有基地”。
聚焦“三个重点”,夯实基层统战工作基础
一是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深入实施“四新”“三好”对标提升行动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创新民主党派活动载体,完善民主党派轮值活动制度,打造“一党派一品牌”。全面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重点,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二是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在区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挂牌“平桥企业家学院”,开设平商课堂;成立“新生代企业家俱乐部”,为青年企业家搭建交流、成长、进步的互动平台。深化商(协)会组织建设,实现乡镇(街道)基层商会全覆盖,启动成立驻京津冀、长三角(沪苏杭)、大湾区(粤港澳)异地商会,实现行业商(协)会规范化。探索商(协)会治理新模式,建立商(协)会联谊交友制度。在平桥产业集聚区依托招商中心、在明港镇依托便民服务中心(书屋)建设成立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服务中心。三是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在明港镇、肖店乡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全国和省、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着力抓好教育引导工作,严格落实“三级网络两级责任”,不断夯实宗教工作基层基础。
谋划“四个平台”,助力基层统战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组建平桥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港澳侨台联谊会。进一步整合和激活新阶层和港澳侨台资源,打造具有平桥区辨识度的“同心圆”,务求中心工作延伸到哪里,统战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不断拓展包容半径,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二是激活用活“平桥中华职教社”。依托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建立平桥中华职教社“社员之家”,集智聚力服务职教新城建设,助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三是探索“乡贤统战”。收集编写《平桥籍在外“新乡贤”成功人士名录》,开展“乡贤回归、乡村振兴”等活动,激励引导乡贤返乡投身乡村经济与公益事业。同时,在条件成熟的乡镇成立“乡贤理事会”,凝聚乡贤力量,融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基层治理工作,助力维护社会稳定,助推乡村振兴。四是创建省级“侨胞之家”和“省侨联文化交流基地”。充分发挥侨联组织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职能,促进和增强侨胞特别是新侨对祖国(籍)和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不断推动侨联组织文化交流工作创新发展,讲好平桥故事,传播平桥好声音,扩大平桥对外影响力。
(作者系平桥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