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莉
清新的空气,快乐的气息,透过春日的希冀,注入“羊山三小”的灵魂里。早春青涩,“海棠”发几枝,Teams如青杏,携手磨合前行;谷雨欣喜,润物细无声,灯光下数次研习,只待小荷初展;初夏回暖,蝉翼振频,泡一杯奋斗的黑咖,品尝成长的意义。当思维数次相逢碰撞出星河湾里的流萤,羊山新区第三小学的老师们把“课”言欢。“双减”枝头争春,喜迎春暖花开。
此次课堂文化节要求羊山新区第三小学全体教师参与,语、数、英主学科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学科活动,体、音、美、道法、科学、劳技等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双-”PLUS“双+”的教学活动。此次课堂文化节提出了四个要求:要有精准的教学目标,要有合理的教学方式,要有愉悦的教学氛围,要有实在的教学效果。万事俱备,趁着“双减”的东风,羊山新区第三小学的老师们踏上了四站“研学”之旅——
第一站:陌上花开,来“SHOW”一下
初春的海棠园,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漫步校园,落英缤纷,暖风里都是花草香甜的气息。竹林间斑驳的光影有海棠娃儿的欢笑,也有老师们的倩影。这样美好的时节怎能错过?羊山新区第三小学“海棠杯”悟能我SHOW教师技能大赛就这样带着这个春天的故事缓缓走来!手执画笔,绘一幅海棠园里的春景,一蕴墨香抒写心中的春意,或温婉或浑厚,用“海棠”师者之声为春天伴奏,或舞姿或乐器或创意,专业技能在团队合作里提升,职业的幸福感在彼此间传递。
第二站:青杏初成,恣意生长
最美人间四月天,海棠人把“课”言欢,语数英、体音美、道法、科学、劳技、实践活动、思政、礼仪。盼望着,期待着,整个海棠园在这个春天忙碌起来了,课上课下精彩纷呈。各学科初建团队,大家对于此次文化节提出的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如青杏般单纯、青涩。经过一周的磨合,优质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纷纷呈现。语、数、英学科以单元为教学目标进行了整体教学和作业的设计。
整个学科的教研活动都在小组合作、共同研讨、一起提升的过程中展开着。教学设计的评比,作业设计的解说,短短半月,老师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教学能力,更多的是彼此间的尊重与信任、相互间的学习与担当。
第三站:“双-”PLUS“双+”,小荷初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海棠园里,德、智、体、美、劳一个也不能少。我们不仅要求综合学科教师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对综合学科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研工作等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双-”一减繁多的作业,二减教学的“鸡肋”;“双+”一加课堂的趣味,二加教师和学生的双向Creative能力。“双-”PLUS“双+”赛课活动如同激起了星河中的流萤,老师们带着光和欢乐,飞向了海棠园里的每一间教室,海棠娃娃们在这个春天里,享阳光明媚,待未来可期。
第四站:雨生百谷,星河流萤
谷雨过后,万物生长。海棠园的课堂热情高涨。如果说Round1的赛课精彩纷呈,那么Round2的课堂更加值得期待。经过小组课堂反思,第一轮赛课时出现的问题,在第二轮赛课中得以提前预设并在授课过程中完美解决。课堂上设计的每一个亮点,运用的每一个新技术手段,都是老师们在课下虚心请教、积极研讨、加班优化的结果。此轮赛课,老师们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展现了富有张力、各具特色的优质课堂,让“双减”在海棠园里落地生花。
走过课堂文化节的四站,就来到了“海棠园”的今天。“春耕夏长”有点忙也有点甜。羊山新区第三小学教师们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的教学技能以及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智慧,充分展现了学生乐学善思的优良学风,同时也为学校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交流,都是一分收获。“海棠”课堂文化节里,教师增强了“双减”政策下的质量意识,学生提升了创新、合作的动手能力,这种向上生长的引力,将带着我们回到日常的每一节课中。
春日海棠花开,夏日海棠挂果,“双减”的故事里有你也有我!因为执着于热爱,我们即将奔赴下一场山海,相信海棠娃娃们在课堂上迸发出的热情和快乐,会填满海棠园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单位系羊山新区第三小学)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