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档案:张旭,罗山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获得嘉奖一次及“全省优秀公诉人”“河南省优秀论辩奖”“信阳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
□本报记者 夏青云 段黎明
通讯员 胡传仁 李 倩
一双锐利的眼,一颗执着的心。办案中,在注重办好案件的同时,更多地留心“案外”……不少当事人说她就像一片光,温暖着别人的心,照耀着他人的路。她就是罗山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张旭。
“不要在夕阳西下时幻想,要在旭日东升时努力。”张旭说。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张旭如同她的名字那样,守望着正义之光,传递着检察温度,让“雾霾”无处遁形,给人以光明和希望。
“张妈妈,下次还来看我”
“小秋,你看谁来了?”
“是张妈妈,张妈妈……”
2021年5月初的一天,当张旭走进罗山县福利院的时候,一个名叫小秋的女孩高兴地喊起来。
“来,小秋,让张妈妈抱抱,我给你带来了大苹果,还给你带来了户口本,以后你再也不是黑户啦!”张旭把小秋抱在怀里,亲切地说。
对一个5岁的小女孩来说,并不知道“户口本”“黑户”是什么意思。但是同事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张旭为了办好一起盗窃案件,她从“案内”走到“案外”所付出的艰辛。
2017年冬到2018年春,王某与同伙先后在罗山县多个乡镇流窜盗窃。2017年12月,王某因盗窃被网上通缉。2020年5月15日,王某投案自首,随后被取保候审。
该案移送审查起诉后由张旭办理。第一次提审王某时,她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某身边竟然跟着个头发凌乱、全身脏兮兮的小女孩。经讯问得知,小女孩是王某女儿小秋,当时只有4岁,而其母亲正在监狱服刑。
作为小秋的唯一抚养人,王某即将被判刑。其被关进监狱后,小秋就会成为事实孤儿。回想起衣衫破旧、蓬头垢面的小秋,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张旭心里特别难受。
“我该怎么办?我能为她做些什么?”思虑过后,张旭开始了多方沟通协调。她找过当地派出所,找过基层民政所……最终将小秋安置在县福利院。后又在各方的支持下,她为小秋申请了2万元司法救助金。
小秋是非婚生子女,没有户口。父母判刑后,她就成了没人管的孩子。“没有户口,小秋将来寸步难行。这件事需要及早办好才行。”张旭想。于是,她又是一趟趟地找当地派出所、民政所,经过亲子鉴定等程序,为小秋办好了户口本。
“小秋比刚来的时候性格开朗了许多,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她很快就要上小学了,有了户口本,就能找到所在的片区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县福利院负责人表示,“张旭真是小秋的大恩人,说是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依法办案,要兼顾天理、国法、人情。人心都是肉长的,那句‘张妈妈’,一下子把我的心喊软了,其实并不是我做得好,换成其他人也会这样做。”张旭谦虚地说,用心一点,或许离法治理想会更近一点。
“哪里有什么火眼金睛”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另一面,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就像阳光与火焰,能给人温暖,也能驱散雾霾。从检23年,同事们都说,张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倘若问起这双“火眼金睛”是如何炼成的,张旭总是微笑地说:“哪里有什么‘火眼金睛’,只要细心,就没有发现不了的问题与线索。”
2017年7月1日,一辆红色出租车驶入罗山收费站。瞬间,民警将轿车团团围住,使车上二人黄某强、黄某林束手就擒,查获冰毒70余克。
鉴于案情重大,罗山县检察院指派张旭介入侦查。在第二层级的毒犯到案后,案情愈发扑朔迷离。“通过审查发现,黄某强因患有尿毒症,长期吸毒和贩卖毒品。我们分析认为其供述可信度差,不会主动揭发和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线索。而黄某林是第一次作案,可能反侦查能力差,更容易突破。”张旭说。
随后,张旭制作了《逮捕案件继续侦查意见书》,建议警方通过证据开示突破黄某林的心理防线,敦促其彻底交代漏罪、漏犯信息。果然,黄某林交代了向连某购买毒品的犯罪事实。
连某被抓获后,在厚厚的卷宗中,张旭审阅发现,连某的供述与两次毒资流水存在矛盾,仅能认定其中一起贩卖毒品的事实,而另外一起贩卖100多克毒品的事实无法认定。
针对这种情形,张旭一方面根据连某供述,引导公安机关抓捕上线人员黄某,另一方面带领同事逐笔筛查连某的微信和支付宝转账流水清单。
通过对1000多笔毒品交易记录的审查,张旭发现有两笔微信转账资金去向可疑,关联账户在收到资金后立即转出,并注销了账户。她断定,该账户极有可能是另一起毒品交易的上线账户。据此,她最终锁定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方某。
在铁的事实面前,连某承认以前供述不实,因上线方某与其是好兄弟,便将两次交易的上线均供述为黄某所为。至此,案情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事后,该案5个层级的6名重大毒贩均受到应有惩罚。
不能成为阳光,就当萤火
“成为阳光固然很好,普照芸芸众生,给世界以光明。如果不能成为阳光,我就当萤火吧,因为萤火虽小,也有微光。法治理想,需要每一个萤火去点亮。”张旭在笔记本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2018年,在办理蔡某涉嫌交通肇事案过程中,死者妻子王某意外查出肺癌晚期,一次次的调解无果,对于面临双重打击的王某来说,就是一次次的煎熬。
事后,张旭多次前往医院看望王某,耐心听取王某的诉求。王某说,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赔偿,这样的话,孩子以后的生活也就有了着落,自己才可以安心离去。
了解情况后,张旭不停地与王某的生命赛跑,反复地在肇事方和受害方之间奔跑,耐心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一个月后,张旭受理该案移送审查起诉时,得知王某因医治无效死亡。那一刻,她心里“咯噔”一下:“幸好调解时自己没有选择放弃,不然王某死不瞑目。”
“一纸判决,或许能够给当事人正义,却不一定能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心结’没有解开,案件也就不算真正了结。”张旭说,2018年以来,她带领自己的团队,成功办理32起民事调解,为当事人挽回损失390余万元,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