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亚涛)8月9日,信阳市2022年第一期诚信建设“红黑榜”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文明办、市发改委信用办联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发布,河南东方建工建设有限公司等39家公司入选守信企业“红榜名单”,雷梦婕等3人入选守信自然人“红榜名单”,信阳市鸡公山巨人峰餐饮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被列入失信企业“黑榜名单”,刘静等13人被列入失信自然人“黑榜名单”。
发布会上,市委文明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打造“信用信阳”金字招牌,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依法依规开展信用联合奖惩,持续加大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力度,优化对守信主体的全方位便利化服务,社会诚信意识持续提升,全市信用环境持续改善。从2017年开始,我市先后发布“红黑榜”名单9次,参与发布的单位17家,涉及领域20个,累计发布“红榜法人”204家、“红榜自然人”15名、“黑榜法人”104家、“黑榜自然人”135名。
为培育诚实守信的市场经营环境,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浓厚氛围,按照《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以及信用联合奖惩等相关规定,我市将对列入“红榜”的企业和个人实施联合守信激励,在行政许可、资格认定、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企业和个人贷款、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激励,使守信者受到推崇,处处受益。对列入“黑榜”的企业和个人实施联合失信惩戒,将作为检查或抽查的重点对象,加大监督检查频度;进行约谈、预警或黄牌警告;限制个人高消费和相关惠民政策;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及产品当年不得参加各种评比推荐活动等,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