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成林 冷 鹏)“针对社区一级监督力量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围绕‘阳光村务’平台便民服务模块,专门设计了‘阳光村务’宣传册,以流程图和漫画形式刊出了关于民政、社保等十几项关系到群众民生小微权力的工作流程……”日前,浉河区五里墩街道民心社区纪检委员兼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蔡世玉在全区“基层治理标兵”素能比武大赛PPT展示环节图文并茂展示道。
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找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结合点、着力点,牢牢把握乡村振兴中的人、财、物三个关键点,做到监督对象、监督重点、监督方式不放松。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领域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涉及多个责任主体,为做实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监督,该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根据信阳市《关于开展“春苗行动”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督促被监督单位组织部门大力实施“春苗计划”,通过量化标准“选苗”、多渠道“育苗”、多方式“用苗”,不断激活村级后备力量“生力军”,配齐配全全区村(居)纪检委员和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断提升基层“监督前哨”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有效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廉动力”。
同时,该派出纪检监察组积极督促被监督单位组织部门通过安排“春苗计划”后备干部在村“两委”中担任村(居)纪检委员、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等,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充分发挥村(居)纪检委员和监督委员会“前沿”作用,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政策落实落地等情况靠前监督,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办理力度,不断推动监督下沉、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按照《浉河区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培训方案》要求,今年6月底,该区纪委监委积极整合教学资源,组织区委党校、农业农村、民政、人社、残联及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和业务骨干轮番上阵,围绕“让区、乡、村干部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或咋干好’”的总体目标任务开展,对全区262名村(居)纪检委员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实现精准滴灌式培训。
“下一步,我们将整合监督力量,围绕乡村振兴各领域和环节织密统筹联动的监督网,立足乡村振兴,坚持实事求是,主动担当作为,以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监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该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廖伟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