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 勇)昨日,50岁的村民吴菊和2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照常在平桥区高梁店乡李田村蔬菜基地忙碌着。时值盛夏,时令蔬菜长势良好,该村何秋亮家庭农场的西红柿、黄瓜、豇豆、茄子、冬瓜等蔬菜,经村民采摘后,陆续运进城市菜市场。村民不出村,每天在这里可以挣到100元工钱。
千里淮河流经平桥区,淮河两岸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发展蔬菜种植。甘岸、平昌、长台、明港、高梁店等沿淮乡镇(街道),因势利导,在鼓励支持广大农户种植蔬菜的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办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蔬菜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李田村的90后青年何秋亮,到山东寿光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后,2013年回乡创办家庭农场。他最初的蔬菜种植面积只有5亩,如今已滚雪球般发展到70亩,建起了22座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黄瓜、豇豆、空心菜等蔬菜。家庭农场的壮大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机会,目前,仅李田村二组就有20多位村民常年在农场上班,每人每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同时,在何秋亮家庭农场的影响和带动下,李田村蔬菜种植又发展70亩,蔬菜大棚增加了18座。
“目前,平桥区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12万余亩,萝卜、香葱、芹菜等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品牌,蔬菜种植也成为当地富民产业,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平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